酒城儿女 阻击战“疫”泸州驰援湖北抗击疫情部分医护人员的“战地日记”(三)

四川新闻网泸州4月13日讯 疫情就是命令,援助彰显责任。从一月二十五日起,泸州市各级医护人员纷纷请战奔赴湖北 "主战场",89人分四批次由酒城出发驰援湖北。

在湖北,在日日夜夜地阻击战"疫"中的有限间歇里,不少医护人员拿起笔,写下了他们在湖北英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的"战地日记"。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泸州频道"今天推出驰援湖北的部分泸州医护人员的"战地日记"第三部分。光大榜样,回望英雄!

之七:

每一个好消息都是一次心灵慰藉!

---西南医科大附属医院第二批医疗队队长刘勇的"战地日记"

2月25日下午,我院医疗队再次传来好消息,病区一名74岁的女性患者,经过大家的全力救治,达到出院标准。该患者初入医院时,病情比较重,并且进展很快,一度出现呼吸衰竭。医疗队通过采取高流量吸氧呼吸治疗支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重症超声床旁检查及动态评估、俯卧位通气等方式积极治疗,病人病情逐渐稳定好转,多次多部位采集标本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酒城儿女 阻击战“疫”泸州驰援湖北抗击疫情部分医护人员的“战地日记”(三)

刘勇在工作中

针对病区病人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平均年龄63.9岁),病情危重(大部分病人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或有近期内手术史)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患者的出院标准设定得更加严格,目前病区住院患者关于核酸检测的出院标准为具有采集条件的所有标本(包括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粪便或肛拭子、尿液、血液等)核酸检查均阴性,才能出院,以确保患者安全,同时避免出院后再次发生交叉感染。

自2月5日投入临床救治工作以来,医疗队全体队员累计152人次轮班进入病房参加管理协调、医疗护理及院感防控等工作,诊疗住院患者51人次、抢救危重患者11人次。病区共计收治新入病人43人,转出2人,出院4人,连续10天无新增死亡患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转为轻症和普通型患者11人。

每一个好消息都是对我们援鄂医护者一次心灵慰藉!

刘勇

2020年2月25日

之八:

“你们在方舱里都干些什么?”

---叙永县中医院杨梅的"战地日记"

不知不觉来武汉半个多月了,虽然很想家,但这里的志愿者和一起上班的战友都给了我们家的温暖。虽然每天上班都穿着防护服,也不知道谁是谁,但上班时无论谁有困难需要帮助,大家都会帮忙,就像家人一样。虽然上班比较辛苦比较累,但心里是温暖的......

酒城儿女 阻击战“疫”泸州驰援湖北抗击疫情部分医护人员的“战地日记”(三)

杨梅在检查医疗设备

每天上下班都有车来接送,每个师傅都很好、很客气、很准时、毫无怨言。有时候下班不能准时,错过了班车,给师傅打电话,也会很客气的来接我们,上车下车都会给我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等这次疫情结束了,我们就去吃火锅,小龙虾,等这次疫情结束.........”这句话是我们值守的时候讨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

有人问:“你们在方舱里都干些什么?”

我说:“我们在方舱里什么都干,除了要完成病人的各种治疗,负责监督整个病区的消毒处理以外,还要负责病人的生活起居、心理开导、健康宣教......”在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有一种骄傲的感觉,问自己为什么当护士?答案……没想出来,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不能让同事失望,不能让家人失望,穿上白衣,我们是一名战士,我们不畏艰难,我们携手同行!我想在武汉方舱医院工作的这段时光将是我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阅历,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杨 梅

2020年2月26日

首页上一页[1] [2] [3]下一页尾页

之九:

冬天已去,春花正开

---西南医科大附属中医院魏梦的"战地日记"

来汉50天整,时钟停留在18:15分,意味着我们战斗了50天的发热七病区工作暫告一段落。可能这个医院还在,这12楼也在,但是永远再没有发热七病区这个名字的存在,它消失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酒城儿女 阻击战“疫”泸州驰援湖北抗击疫情部分医护人员的“战地日记”(三)

魏梦在细心地为患者进食

发热七病区,从最初慌乱到现在的有序,有武汉同行的坚守也有我们汗水与努力付出, 让这个病区充满爱和信任!

冬天已去,春花正开!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们看到病人一个个高兴的离开,心里暖暖的!

加油,武汉!最后的胜利终将到来。

魏梦

2020年3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