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機器人建房子,這家公司說只是時間問題

隨著 AlphaGo 的一戰成名,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應用有了更多的期待。麥肯錫去年九月發佈了一份報告稱,人工智能會在未來十年為全球 GDP 增長貢獻 1.2 個百分點,截止 2030 年,人工智能可以為全球經濟活動增加 13 萬億美元。金融、醫療、教育,物流,建築…人工智能正在逐漸滲透各行各業。

早前,澳大利亞 FBR 研發的建房機器人 Hadrian X 完成了從搬磚、砌磚、排放到測量的「三廳兩衛」建築工作。

FBR 旗下機器人 Hadrian X

波士頓動力去年發佈了一則旗下機器人 SpotMini 在建築工地上,用頭部攝像機進行環境監測的視頻,當時波士頓動力 CEO Marc Raibert 就曾表示工程建設將是公司未來的中長期目標。

走向技術轉型的傳統企業不乏少數,比如房地產商碧桂園也進軍了機器人產業。在外界印象中,碧桂園還是從廣東順德起家的傳統房產領域裡的「佼佼者」。對於人工智能賦能傳統建築業,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曾說,「我夢想著建築工人做的繁重、重複的勞動由機器人所替代……它首先是符合我們對零傷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們的質量提升,第三能使我們的效率提升。」隨著總佔地約 10 平方公里的機器人谷的即將落地,「房地產商」之外,碧桂園又添了一個新的「角色」——投身於智能建築機器人研發和製造的科技公司。

建築機器人的真智慧

我國建築業的發展仍然呈現積極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建築業總產值 23.5 萬億元, 同比增長 9.9%,但是良好的局面下仍有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比如建築行業面臨著勞動力短缺、施工安全性差、勞動生產力率低等系列難題。

想要利用技術的力量解決產業的痛點,是這家傳統企業轉型的初衷之一。但其實,進軍機器人行業並不是碧桂園在科技領域內的第一次探索。早在 2016 年,碧桂園就開始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助力產業升級。從碧桂園正式發佈「產城融合戰略」以來,已經打造了潼湖科技小鎮、思科(廣州)智慧城、深圳機器人產業園等多個產城項目。倚靠已有的紮實經驗,碧桂園做機器人似乎水到渠成,在建築行業,建築機器人還能細分為砌磚機器人、鋪地磚機器人、外觀質量檢查機器人等等,從而承擔不同種類的高危險、低效率工作。

用機器人建房子,這家公司說只是時間問題

建築機器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 年全國房地產企業房屋施工面積達 82.23 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 5.2%。目前,擁有超 2000 個項目,每年建造幾十萬套房子的碧桂園本身就是建築機器人市場的需求端。龐大的數據樣本支持,也讓碧桂園得以不斷打磨和優化機器人技術。科技從實驗室到規模商業化,讓碧桂園大大提高了建築質量和安全保證,讓實驗成果「第一時間」投入測試和使用,從需求端得到的反饋,反哺於實驗室技術研發。

同時,政策的利好也為碧桂園做機器人「鋪平」了道路。2015 年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 2025》《廣東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計劃 (2018~2020 年)》、《佛山市推動機器人應用及產業發展扶持方案(2018 年~2020 年)》、《佛山市順德區促進機器人產業發展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機器人產業的政策相繼出臺。

過去十幾年,互聯網的興起無疑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留下深刻的烙印。傳統行業和互聯網的結合離不開政策的導向,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層面,都給了碧桂園佈局智能機器人一劑強心劑。

2018 年,碧桂園開始佈局建築機器人。同年 7 月,碧桂園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從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的製造到機器人系統研發,博智林機器人的業務一環扣一環。

在核心技術和零部件方面,博智林機器人將從伺服控制器、運動控制器等各類傳感器的研發試產切入,進而擴展到減速機、馬達和編碼器的研發生產。在完成前期的技術積累之後,公司將基於已有的硬件技術,開展伺服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的研發和 AI 系統的開發。在形成完善的研發體系後,公司將專注於減速機、視覺傳感器、力覺傳感器、芯片和 AI 等重點核心技術領域。

而今年即將落地的「機器人谷」項目,則是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博智林機器人選擇將機器人谷落地到「故鄉」廣東順德,圍繞碧桂園自有的 SSGF 建造體系,打造新一代智能機器人,而上萬名機器人專家及研究人員所組成的研發團隊,則成為了源源不斷的技術輸出來源。

用機器人建房子,這家公司說只是時間問題

機器人谷效果圖

從 1959 年第一臺工業機器人面世以來,60 年過去了,麥肯錫發佈報告中的「中國行業數字化指數」顯示,建築業仍是中國數字化程度最低的行業之一。由於在不可控的室外環境,機器人會遇到定位、導航失靈等一系列問題,同時機器人能否識別路障、做出判斷,也是對科技公司的考驗。

博智林機器人的合作伙伴,美國田納西大學機械、航天與生物醫學系教授談金東對碧桂園做機器人充滿信心,「我認為碧桂園現在做機器人的時機非常好,如果說十年前來做這個事情,或者十年後來做,結果都不一樣。現在是機器人大發展的時間,特別是在與碧桂園產業相關的方向,無論建築還是家庭應用,這些方向都具備了發展人工智能的可能。」

攜手學界賦能產業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2017 年中、日、韓三國佔全球工業機器人總銷量的 58%,其中中國佔全球總銷量的 36%,達 14.1 萬臺。而且,中國自 2013 年來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銷售市場並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從市場佔有率來看,外資品牌始終是中國機器人市場的主導力量。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博智林機器人總裁沈崗曾表示,「我們想向全世界證明:中國人有實力把機器人產業做好,而不只是當組裝工。」除了追趕人工智能的熱潮,和突破傳統建築行業的瓶頸,碧桂園做機器人似乎也有了另一番「意味」。

2018 年 11 月 16 日,博智林機器人聯手西湖大學,在杭州和順德兩地建立「西湖大學-博智林智能機器人聯合研究院」。2018 年 12 月 16 日攜手清華大學,建立「機器人聯合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共同打造全新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開展機器人核心技術及人工智能材料、智能製造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2019 年 1 月 25 日,東北大學研究生院落戶機器人谷,將在機器人大學園區組團中設立研究生培養與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

截止到 2019 年 2 月,博智林機器人人才團隊規模接近 900 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才佔比超過 49%,而擁有博士學位的研發人員超過 41%。本身從研發出發的機器人谷項目,更是將學界和產業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順德將打造「1+4+N 的機器人大學園區」,即辦一所機器人大學、設四所聯合研究院、建 N 個校企合作及職業培訓基地。

用機器人建房子,這家公司說只是時間問題

博智林機器人研究員

產學研發展的新模式下,碧桂園打造一流機器人研發基地的夢想輪廓,正在一點一點變得清晰。

碧桂園是什麼?楊國強定義碧桂園是一家為全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產品的高科技綜合性企業,「未來要像生產汽車一樣生產房子」。而建築機器人只是碧桂園的起點,他說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平臺是下一個目標。

目前碧桂園已有超過 400 萬業主,如果每個樓盤的物業管理社區採用 10 個安防智能機器人,那就是2萬個。如果每套房子安裝智能家居、自動化烹飪設備、家庭清潔機器人, 那就是上百萬套智能設備。此外,在物業、教育、大健康醫療、酒店、新零售以及農業等各項業務,碧桂園期望每個板塊都有機器人來助力產業升級。抓住行業需求,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人工智能與行業結合才有意義。

正如楊國強所說,「現在機器人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如果我們有足夠優秀的人把這些做出來,我們會成為最先進的房地產公司,我們現在要朝著一個高科技企業去做,建築是這樣,物業管理也是。我也曾經在工地做過建築工人,重複的高強度勞動說不過去。我們要迎接『機器人建房子』的到來,只是時間問題,絕對要做出來,這是我們未來強大競爭力的源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