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我们常常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其实,孩子的世界同样也是如此。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姑娘玛蒂尔达被父亲暴打后,曾坐在楼道里问杀手里昂:“人生总是如此痛苦吗?还是只有童年是这样?”

里昂冷酷地回答:“总是如此。”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小玛蒂尔达给我们的思考:“反脆弱力”是什么?

电影里,玛蒂尔达的全家都被杀害,只有她因为买牛奶躲过一劫,当她突然发现自己家里已经血流成河,她急中生智,没有回家,而是假装成路人,径直走向里昂的房门,里昂收留了她,从此她获得新生。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生活就像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孩子,经常在拐角处突然冲出来,给你一耳光。

在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我们总是提倡,要让孩子成为极具抗压能力的人,却只是一味地让他们坚强、勇敢,却从没教过他们,如何把危机变成机遇,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小姑娘如何从一桩惨案中幸运逃脱,她依靠的不是坚强勇敢,她靠的是,能够闪电般地找到应对危机的办法,这就是“反脆弱”

绝地逆袭,是我们给人生挖的战壕

樊登讲过一本书《反脆弱》,大意是,既然困难、打击、变动无处不在,那我们何不把这些不利因素变成我们反击生活的武器呢?

一个玻璃杯摔在地上,碎了,叫脆弱。

一个铁制的杯子摔在地上,没有碎,叫坚强或者牢固。

一个胶质的杯子摔在地上,反弹起来,叫反脆弱。——樊登

如果人生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我们拼命躲避子弹,也总难免要在战斗中受伤,不如给自己挖出一个安全的战壕,躲在这个战壕里,面对敌人,进可攻,退可守,不是胜算更大吗?

而这个战壕,就是绝地反击的能力,就是“反脆弱”的能力。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反脆弱”育儿:赋予孩子绝地反击的能力,他就不会惧怕任何低谷

面对困难,最佳的解决方案不是躲避,不是所谓的“坚强勇敢”,坚强勇敢是让孩子“生挺”、“硬扛”。

最佳的方案,是赋予孩子“反脆弱力”,孩子懂得了任何低谷都不可怕,只要积极应对,就有办法摆脱危机。

  • 给孩子信任而不是压力

遇到艰难困苦,我们首先给孩子的不应该是压力,而是信任。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解决好。

一味地强调一旦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是在施压,孩子的需要调动一半的精力去扛压,对付问题的精力就会分散转移,反而不利于面对困难。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 给孩子时间而不是焦虑

父母发现有了什么困难,孩子还镇定自若,父母已经焦虑得不行了。

给孩子一点时间去处理,而不是把这种焦虑的情绪传染给他,做不焦虑的家长,是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前提。

  • 给孩子方法而不是道理

韩寒有句话:“我听过许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大多数时候,孩子懂得的道理并不比大人少,他们不需要我们唠唠叨叨不停地讲大道理,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给出合理的具体方法,具体操作。

给孩子逆袭之路,任何低谷都能迅速爬上来“反脆弱”育儿才是王道

  • 给孩子帮助而不是包办

遇到事情,父母的大包大揽,让孩子产生依赖,不愿意自己动脑想解决方案,丧失了独立性。

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参与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父母伸出援手,给予一定帮助,剩下的让孩子自己来,这才是真正让孩子受益的。

尼采说:“杀不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大。”当你具备了“反脆弱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低谷,你也能绝地反击,逆袭人生。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