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飛主編力薦: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圍手術期化療的現在和未來、胃癌家族史和幽門螺桿菌治療

文獻薦讀之胃癌 | 陳錦飛主編力薦: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圍手術期化療的現在和未來、胃癌家族史和幽門螺桿菌治療

【文獻薦讀】欄目簡介

《醫悅匯》上新啦!【文獻薦讀】給熱愛學習的你!本欄目以“醫者分享·智思慧心”為主題,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擔任欄目主編,設立肺癌、乳腺癌、胃癌、腸癌、淋巴瘤及血液腫瘤6大方向,專欄主編將帶領團隊每季度遴選3篇最有價值的醫學文獻,對其臨床及學術亮點進行精闢解讀,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以此獻給專業的你! 本期,文獻薦讀欄目胃癌主編——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泰康仙林鼓樓醫院腫瘤中心陳錦飛主任將進行乳腺癌領域的相關文獻薦讀。錦繡四月,名醫相約,讓我們跟隨他的思想,一起探索醫學文獻之路!

胃癌主編簡介

文献荐读之胃癌 | 陈锦飞主编力荐: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围手术期化疗的现在和未来、胃癌家族史和幽门螺杆菌治疗

陳錦飛主編

陳錦飛教授,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腫瘤科、南京腫瘤臨床醫學中心和南京腫瘤轉化醫學基地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學位。所帶領的腫瘤科能開展各種腫瘤的化療、分子靶向藥物治療、放療、微創和無創治療。擅長消化道腫瘤、肺癌的診斷與治療及各種實體腫瘤的微創和無創診斷與治療。

社會兼職:擔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標誌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藥物試驗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MDT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學會和老年醫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江蘇省抗癌協會常務委員、江蘇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腫瘤質控中心候任主任委員。

文獻簡介

錦繡名醫——陳錦飛主編力薦:

《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圍手術期化療的現在和未來》

選自(Surg Today, 50 (1), 30-37 Jan 2020)

在世界各地,局部晚期胃癌的標準治療方法有所不同:在西方國家,圍手術期化療或術後輔助放化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而在亞洲,D2胃切除術後再進行輔助化療是標準的治療方法;在日本,以S-1輔助化療是pStageII胃癌的標準治療方法,而兩藥方案方案輔助化療是pStageIII胃癌的首選方法。在某些預期生存期較差的患者中,已經研究了使用S-1加順鉑進行術前新輔助化療的療效。為了擴大新輔助化療的適應症,日本正在進行一項臨床試驗,研究術前S-1和奧沙利鉑對cStageIII(cT3-4N1-3)胃癌(JCOG1509)患者的療效。在細胞毒性化學療法中添加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似乎也很有希望,並且正在國際隨機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儘管我們必須等待這些研究的最終結果,但術前新輔助化療是一種有前途的治療策略,並且有可能成為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標準治療方法。

主編點評

日本的胃癌治療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國同樣也是胃癌的高發國家。本文在回顧了東西方胃癌治療策略之間的差異的基礎上,對日本胃癌治療的現狀和將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和展望,值得我國同道學習和借鑑。我國可以利用病例數大的優勢,集中力量並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設計出科學規範的臨床實驗方案,為世界胃癌診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對的循證醫學證據。

——陳錦飛

文獻簡介

選自(N Engl J Med, 382 (5), 427-436 2020 Jan 30)

背景:

幽門螺桿菌感染和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在一級親屬中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是否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風險尚不清楚。

方法:

在這項單中心、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作者篩選了3100名胃癌患者的一級親屬。隨機分配了1838名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參與者,以接受根除治療(蘭索拉唑[30 mg],阿莫西林[1000 mg]和克拉黴素[500 mg],每天兩次,共7天)。主要研究終點是胃癌的發展,次要研究終點是根據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狀況,在隨訪期間評估胃癌的發生。

結果

修改後的意向治療人群中總共包括1676名受試者,用於分析主要研究終點(治療組為832名,安慰劑組為844名)。在9.2年的中位隨訪期間,治療組的10位參與者(1.2%)和安慰劑組的23位(2.7%)患胃癌(危險比,0.45;95%的置信區間[CI],0.21)至0.94;通過對數秩檢驗,P = 0.03)。在治療組中發生胃癌的10名參與者中,有5名(50.0%)患有持續性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參與者中有0.8%(608人中的5人)患上胃癌患者消除了感染,持續感染的參與者有2.9%(979名患者中有28名)(危險比,0.27;95%CI,0.10至0.70)。不良事件較輕,在治療組比安慰劑組更常見(53.0%對19.1%;P <0.001)。

結論:

在一級親屬中有胃癌家族史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風險。

主編點評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是否需要對每一位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行細菌感染的治療一直是消化病學專家和胃癌專家討論的熱點之一。本文對胃癌患者一級親屬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及其治療與否與胃癌發生之間的關係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選擇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群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陳錦飛

下篇預告

文献荐读之胃癌 | 陈锦飞主编力荐: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围手术期化疗的现在和未来、胃癌家族史和幽门螺杆菌治疗

文獻薦讀之胃癌 | 陳錦飛主編力薦:

《EORTC-1203-GITCG-“創新”試驗——HER2+胃癌圍手術期治療臨床研究新思路》

10%~20%的胃癌(GC)患者存在HER2陽性突變。將曲妥珠單抗(T)添加到基於順鉑/氟嘧啶的化療(CT)中可改善轉移性HER2+ GC的存活率。當將培妥珠單抗(P)添加到新輔助T和CT中時......

文獻薦讀——

胃癌篇 | 陳錦飛主編力薦:胃腺癌腹膜轉移的多因素分析確定預測治療反應的新靶標和分子亞型

☞乳腺癌篇 | 劉慧主編力薦:一項基於文獻的隨機試驗薈萃分析

☞乳腺癌篇 | 劉慧主編力薦:三種方案在HER2陽性原發性乳腺癌新輔助治療中療效和毒性的對比

乳腺癌篇 |劉慧主編力薦:新輔助化療後病理完全緩解對乳腺癌復發和生存的影響:一項全面的Meta分析肺癌篇 | 胡興勝主編力薦:體內表觀遺傳CRISPR篩選將Asf1a鑑定為Kras突變型肺腺癌的免疫治療靶點肺癌篇 |胡興勝主編力薦:非小細胞肺癌 (NSCLC)免疫細胞浸潤模型的特徵描述

肺癌篇 | 胡興勝主編力薦:抗PD-1治療在攜帶BRAF、HER2、MET突變或RET易位晚期NSCLC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本文版權歸醫悅匯所有。歡迎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內容,須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醫悅匯"。

推薦您看

例證先鋒——

☞例證先鋒 | 乳腺癌獲獎病例賞析——生命是一束前行的光!

☞例證先鋒 | 獲獎病例賞析——晚期乳腺癌MDT討論

☞例證先鋒 | 獲獎病例賞析——男性乳腺癌診療病例一例

☞例證先鋒 | 獲獎病例賞析——乳腺浸潤性癌的病例分享

文献荐读之胃癌 | 陈锦飞主编力荐:日本局部晚期胃癌的围手术期化疗的现在和未来、胃癌家族史和幽门螺杆菌治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