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在這個崇尚社交和外向性格的時代,內向更像一個貶義詞。

除了代表一種性格,內向這個詞還被賦予了其他的含義,比如社交恐懼、孤僻、沉默寡言、害羞、容易被忽視等。

最近《少年的你》熱映,易烊千璽憑藉炸裂的演技,完美嶄露了一個表面沉穩慢熱的內向者,怎樣默默吸納、觀察和努力,以獨特內斂的方式散發出深邃的光芒。人們紛紛倒戈說:內向不是缺陷,是天賦。

但是,回到日常現實環境中,我們會發現身處的仍然是一個對外向者有迷之崇拜的星球。

內向到底是缺陷還是天賦呢?一個內向者如何成為發光體?

讓我們先從認識對內向的誤解開始吧。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對於內向者,我們有哪些誤解?

追溯源頭,對內向者的誤解可以回到我們的學生時代。從小,“嚴肅活潑”、“樂觀開朗”這類口號就鋪天蓋地的灌輸進我們的頭腦裡,形成了堅不可摧的底層信念,它代表著:外向性格是正確的,是被提倡的,是一種更受歡迎的優勢。

不光在國內,世界各國都將外向性格作為文化崇尚的準則。

美國性格專家蘇珊•凱恩在《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指出,在強調競爭、高調與張揚的現代社會,外向者往往被賦予更有能力的假相。

但事實是,我們對內向者一直都存在誤解。

01

內向,不等同於社交障礙,而是善於獨處。

性格孤僻、社交障礙、自閉,這些概念和內向不屬於同一個維度。

前者厭倦與人交往,拒絕社交,而內向的人只是不太願意在眾人面前暴露想法,不太主動分享內心想法。

內向的人更善於獨處,喜歡跟自己溝通,更願意把時間用於自我提升。內向的人其實是在選擇交流對象,遇到願意交流的人或感興趣的話題,他們有能力做流暢地表達。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02

內向,不意味著膽小懦弱,而是忠實於內心的想法。

內向與外向關注的焦點指向不同。

外向者關注焦點在外界,他們常以外界的反應來審視並調整自己的言行,可能會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而做出相應的舉動;而內向者更忠實自己內心的想法,除了深刻體會自己的感受,他們也能通過觀察,同理別人的感受,只是不輕易做出表達。

03

內向,不是內在的能力欠缺,而是內在豐盛的體現。

內向者更關注內在,善於反躬自省,把內在的敏感磨礪成對世界非凡的洞察力。

據說,愛因斯坦很晚才學會說話,7歲時依然沉默寡言。《愛因斯坦傳》描述:“他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他內心沉靜,絕不墨守成規,思考不受外界影響。

”當人們崇拜他的智慧,他說,“並不是我很聰明,我只是和問題相處得比較久一點而已。”

內向者看起來文靜內斂,在關鍵時刻卻往往一鳴驚人。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消除了對內向的誤解,那麼內向者的優勢有哪些呢?

要了解內向的優勢,得先澄清內向的特徵。

榮格在《心理類型學》中首次提出了外向和內向的概念。他指出這兩種特質的區別在於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內向者的能量指向內部,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自省和思考。從行為特徵層面,另一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對內向概括為:內行者傾向於做事有計劃,可靠、踏實、嚴謹、有規律,不憑一時衝動。

1989年,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家卡根進行了一項外向者與內向者的研究。他們通過評估,預測500名4個月的嬰兒未來將會成為外向者還是內向者。具體的評估方法,是給這些被試嬰兒以外界刺激,比如:聽氣球爆炸的聲音,看彩色手機在眼前晃動,聞酒精棉籤的味道,觀察嬰兒的反應。嬰兒們有的號啕大哭,反應特別強烈,有的則能保持安靜。心理學家團隊之後對這些嬰兒進行追蹤研究,結果發現:實驗中反應過度的嬰兒長大後更傾向於成為內向者,而反應平靜的則更可能成為外向者。卡根教授由此得出結論,內向者的神經系統天生就屬於敏感類型,他們對於外界的刺激更容易產生興奮、緊張的情緒。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所以,內向是一種迥異於外向的先天特質。當我們糾正了“內向者缺陷”的謬見,就能看到內向者特有的優勢——敏銳的洞察力、深刻的同理心、創意的表達力、持久的專注力。

敏銳的洞察力

因為內向者對外界刺激更敏感,所以他們對細節有更獨到靈敏的觀察,並且在細節上處理的更好。

深刻的同理心

內向者對感受敏感的特質,使他們更準確體察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他們更善於傾聽,讓人有安全感,他們不喜歡和人浮於表面的寒暄,更擅長深度交流,由此獲得更深入的關係。

創意的表達力

內向者有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相較於口頭語言表達,他們的文字、繪畫、音樂、舞蹈作品,往往會讓你發現一種更為深邃的情緒表達。

持久的專注力

內向者善於獨處。擯棄外在干擾,享受內心的平和與安靜,是強大的力量,內向者更容易沉浸在自己專注的領域,並保持長久的興趣。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我們已經系統瞭解了內向者的優勢,那麼內向者如何能更好的展示出自己的優勢?

超越自我,扮演“超性格角色”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競爭性的世界。

羅永浩說“這個世界一定是外向型的人佔便宜,性格內向的人會吃虧。”

所以,內向者要想更好的融入,被世界接納,就需要超越自我,勇敢的扮演“超性格角色”,即:一方面保護自己獨處的空間,在安靜中汲取力量;另一方面要有選擇的戴上外向面具,在與外界連接的過程中獲得關係和資源的滋養。

01

接納自己,順勢而為

讓一個內向者最累的,是試圖順應外界的要求擰巴著改變自己,去扮演一個蹩腳的外向者,因為根本扮演不好。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

”顏如晶這樣描述內向者。

易烊千璽進組拍戲,助理胖虎得專門準備一個箱子,裡面塞滿了泥、鐵絲、鋼筋這些捏泥塑的家當,這是四字弟弟獨特的減壓方式。據說《長安十二時辰》剛開拍的那幾天,他壓力大,情緒特別急躁。拍完一整天的戲,回酒店還要通宵捏泥。《少年的你》導演也說,劇組都很注意在沒戲的時候不去打擾易烊千璽,就讓他一個人在角落裡安靜的發呆,給他空間和尊重,讓他放鬆,他就能呈現出最好的狀態。

所以,一個成熟的內向者,要首先跟自己和解,不要擰巴自己超越基因給我們設定的框架。接納自己的內向特質,瞭解什麼環境是滋養,什麼環境是壓力,順勢而為,而不是自我否定。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02

溝通技巧,有方可循

羅永浩在《魯豫有約》裡自曝骨子裡是內向的人,“參加超過5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

他做新東方教師以及創業後都需要當眾表達,所以他逼著自己認真進行幕後的練習和準備,以換來臺前的從容狀態。

內向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之所以不善表達,是因為希望避免失誤,有完美的表達。表達技巧是可以通過訓練提升的。

首先,要走出自我的世界,為自己的一個目標達成,選擇性戴上外向面具;

其次,挖掘自己成長曆程中的高光時刻,探索優勢,培養自信心;

第三,先從小團隊的溝通做起,再慢慢過渡去更大的群體裡交流。

總之,性格不能改變,但技巧可以提升。溝通是技巧,只要內心不抗拒社交,總有方法可以練習。內向者可以做足準備工作以克服緊張,通過多次練習讓自己越來越放鬆。扮演“超性格角色”,需要一點突破自己的勇氣,以及背後暗戳戳的努力。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03

找到熱愛,融入熱愛

當內向者在自己的領域內取得優勢,他就不會盲目羨慕外向者,更不會自卑。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經歷過跟內向的自己和解的過程,他發現內向的性格,其實是保護自己不被外界過度消耗,由此潛下心來,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在外界眼中,易烊千璽無所不能。貝斯、架子鼓、B-BOX、鋼琴、笛子、吉他,他一個人就是一個樂隊;民族舞、街舞、拉丁舞,他技藝高超驚豔全場;書法、泥塑、國畫、滑雪、跆拳道,他樣樣精通有模有樣。他說,“我能想出一堆我可以做的事情來,除了唱歌、跳舞、演戲,所以我覺得我不是太害怕。

所以,內向者要找到最熱愛的東西,它能點燃你的熱情,幫你樹立自信。畢竟,你所熱愛就是你獨特的表達方式,也藉由你所熱愛,向世界展現你的價值。

扮演“超性格角色”:內向者也可以憑藉優勢發光


少年如易烊千璽,他說,並不在意別人給他貼的標籤,因為他篤定的相信自己還有無限的可能。

事實上,每個內向者都能以對自我的清醒認知,在安靜中汲取能量,並超越性格角色,憑藉優勢實現自己的本色出演。

韓寒說“比起那些企圖用大嗓門壓制世界的人,讓全世界都安靜下來聽你小聲說話的人更可畏。”願內向者活出自己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