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援鄂医护讲抗疫故事丨医生王中华:在武汉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龙头新闻记者 霍营

今年39岁的王中华是哈医大一院心内科CCU的一名医生,2月13日,他作为我省第四批、哈医大一院第二批医疗队员驰援武汉。

听援鄂医护讲抗疫故事丨医生王中华:在武汉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初到武汉,气候阴冷刺骨,不适应;大多数人专业不对口,没有任何经验;防护和感控欠缺;大量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王中华说,说不害怕那是假的,焦虑失眠也是常有的事。然而,每一次进舱,大家都毫不马虎,尽心尽力救治每一个患者。护目镜在脸上留下压痕和勒伤,双手被消毒水浸出伤疤和过敏皮疹,密闭厚实的防护服压得身体明显笨拙,多层口罩的封闭下呼吸明显困难,乏氧带来令人抓狂的头晕头痛……“专业不对口,我们就加班加点学习,一次次严格穿脱防护服练习,做好每一个细节,近距离接触患者,同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听援鄂医护讲抗疫故事丨医生王中华:在武汉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王中华回忆,在武汉,他们除了和医疗队队员合作,还与支援当地医院的医护沟通协作,取长补短,不但提升了业务水平,还收获了宝贵的友情。王中华记得,他第一批进舱时,武汉第一医院的骨科医生徐立手把手教大家工作站流程、病区格局和注意事项,帮助一起处理患者的每一个病情变化,一直陪了整整一个班。之后还通过微信交流,“一来一往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徐立医生曾说,等疫情过后好好喝顿酒,领我到武汉各个景点好好转转,后来徐立医生去了雷神山,还经常询问我们这边的情况。”

撤离武汉的前一夜,徐立医生刚隔离观察结束,知道黑龙江医疗队要撤回了,心中对没能请王中华吃饭十分遗憾。“我们只记得相互穿防护服的样子,却没能见过庐山真面目,期待他日再见,补上这顿没喝上的酒。”

王中华说:“在武汉支援期间,每一位患者的救治,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听援鄂医护讲抗疫故事丨医生王中华:在武汉收获了宝贵的友情

65岁的赵某,病情反反复复,血氧一度下降至70%,呼吸频率每分钟40多次,心率每分钟超过120多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所有的药物、所有的治疗措施都试遍了,家人也崩溃了。“我们每次去看他,和他聊聊天、握握手,帮他翻翻身,给他带点爱喝的牛奶。只要医生在、护士在,他就会变得平稳很多。”王中华说,针对这位病患,医生全力救治,护士成立“特护救治团队”,经历七天七夜,硬生生把他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还有许多让王中华难忘的患者,情绪一度低落的婆媳俩,爱说爱笑、吃中药过敏的黄阿姨,还有同样是医务工作者的陈阿姨……

医疗队返回哈尔滨已经快两周了,但王中华还是会时常想起在武汉经历的一次次培训、一次次进舱、一次次抢救……一切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他说:“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只是在做着该做的事,只是在做着对的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