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時代】想清楚這五個問題,期權贏利指日可待!

【期權時代】想清楚這五個問題,期權贏利指日可待!

交易期權需要有太多內心思考的層面,當投資者才初步理解期權工具的特性之後,發現對標的物的觀察必須得更細膩,而這些細膩的觀察能力是原來不具備的。

所以初期以投機目的進入市場的參與者,大多都是這樣試試那樣試試,看看自己的盤感能否順暢的體現在期權工具的使用上,能用買方就用買方,能用賣方就用賣方,讓自己近乎全天候無死角的交易,但這樣的熟練的過程通常不會很容易。

即使能稍微有系統的投資者,也不是短時間就能得心應手的,畢竟三維操作的工具,沒有快速上手的快捷方式。

所以這邊建議大家回到交易最原始的步驟來想五個問題,讓這五個問號的自問自答,協助大家逐步熟練工具,逐步完善自己的期權交易系統,以下我們以單邊投機的角度帶大家思考這五個問號。


1、為什麼建倉持有?

第一個問號問的就是交易的目的。

任何金融工具的交易都一定有個緣由,當然以投機的角度思考,所有投資人都是希望建一個能賺錢的頭寸,所以在股票市場想辦法找一個好票以及好的入手點,希望買入之後就大漲特漲;

到了期貨上,考慮的事情變成多空雙向,可以做漲也能做跌;再到期權上,在多空雙向都能的方向上,還要迭加波動速度的因子,以及時間耗損的因子,而方向、波動、時間這三個因子分別有不一樣的驅動邏輯,也有不一樣的損益呈現。

簡單的說,就是投資者建立一個期權倉位要很清楚想賺甚麼錢,即使所有的損益都集合地呈現在權利金的價差上,但最好還是需要了解這些損益是甚麼因子發酵的貢獻,是不是與自己建倉之前的目的吻合,如果對不上,那麼是自己哪裡理解錯誤,可以充分學習檢討,而不是看到賺錢的結果就不管了。


2、想賺什麼或是什麼用途?

從期權持倉量的分佈上可以觀察到一堆的頭寸堆砌,每一個持倉都代表的某一種行情預期的實踐,也就是可以知道用途,如果想賺的是短時間的方向,再加上一些的移動速度,那麼就會選擇淺虛值買方,期望標的價格的快速移動,把淺虛值合約變成平值狀態,如此不僅賺到方向,還有方向的加速度;

如果想賺的是時間價值的耗損,那麼大概率選擇的合約就會是有一點深度的虛值,因為這樣方向的因子才不會太大,同時機率上佔有的優勢才會比較明顯,但必須要知道這樣的錢來的很慢;

如果交易的目的是針對某個特殊事件或時間而來,通常就是很接近買彩票的情況,這樣的交易就是一翻兩瞪眼,要嘛全部作廢,要嘛財富重分配;當然交易的樣貌還有很多種,這裡只是提醒投資者必須很清楚頭寸的用途。


3、持有過程思考什麼?

期權的持倉過程要操的心比其他工具多多了,如果你是一個買方的方向性質的部位,在持倉等待過程中要考慮機會成本的耗損,也就是沙子從沙漏掉下的速度,如果時間磨耗過多,即使方向做對了一些,也有可能是虧損的;

如果是個賣方賺取時間價值的部位,哪麼持倉過程就必須要盯著自己合約行權價與標的價格的距離,因為買方選的合約狀態有點深度,如果深度沒有太大改變,那麼大概率風險是低的,但如果當這樣的合約狀況變成淺虛值的狀態,哪麼風險意識就需要大幅提升;所以所有部位都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思考與觀察。


4、怎麼防守?

期權的防守也是需要考慮較多的因素,雖然都是源自於標的價格的波動,但防守方式還是有所不同與側重。

如果持有買方的方向性質部位,要有空間止損與時間止損的觀念,空間止損就是當標的物方向錯了多少的幅度,所有做錯方向的部位都必須出場。

好比豆粕在3000看多,止損點位放在2900,而同時在期貨3000買多,以及買入3100豆粕看漲期權,當豆粕下跌點到2900時,期貨與這樣的期權買方都必須停損,這就是空間止損。

另外時間止損是考慮在不同合約存續期間持有期權買方,必須考慮能花多少時間等待預期行情的發動,如果你預計等待五天,結果五天過後行情還是沒發動,那麼還是必須先出場再重新思考下一次的交易。

5、看到什麼會結束倉位?

每個交易都有目的,持倉最後的目標就是平倉,最好能實現盈利。

所以持倉過程在等待的就是一個倉位結束的契機,而這些契機一般都是失去了交易動機,或者行情已經發酵完,或者已經完全看錯被止損出場了。

如果是淺虛值買方,當然就是看到行情真的發酵後,變成平值合約就結束倉位,或者根本完全看錯被止損,或者花了預計的時間等待行情發動,結果行情並沒走,而讓時間的紀律指揮頭寸平倉,這種狀況通常是失去的交易動機。

平倉出場的紀律還是要有,看到了情況或現象就是要出場,千萬不要讓自己的頭寸漫無目的的在市場上亂飄。


6、養成自問自答的習慣

以上是用單獨的幾個例子帶大家考慮交易期權的五個該問的問題,建議投資人可以常常這樣自己問自己,針對不同目的的頭寸都順著流程把五個問題問完,同時也儘可能把答案都找出來。

如果一段時間之後,大家都能清楚的回答這些問題,那麼代表已經具有相當的應用水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