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的“花兒”漫談

花兒是霧裡醒著的鳥鳴,花兒是蒼葬山林間流淌的清溪,花兒是少年人心頭燃燒的那一株火焰,花兒是他與她傳遞愛慕之情的彩虹橋花兒是夏天裡清涼的詩歌這裡所說的“花兒可不是自然界開放的花朵,而是2009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流行於甘肅、青海、寧夏等地區,其實是一種山歌,是當地人民的口頭文學形式之很多人也許會納悶:為什麼會把山野民歌叫花兒呢?很簡單,因為在這些山歌當中,經常把女性比喻為“花兒”,所以把這類山歌便稱作了花兒。

地方特色的“花兒”漫談

花兒”,又叫“少年叫“漫花兒”,唱詞蘊含豐富,從農家的日常生活到祈雨消災,從火辣辣的男歡女愛到辛酸悲苦,幾乎無所不包。在我省,花兒主要流行於岷縣、臨洮、臨夏、蘭州以及甘南部分縣(市)。花兒結構分兩段,前段比興,後段是歌唱的主題內容。曲調具有濃烈的抒情性,演唱時用方言,地方氣息濃郁。花兒又被分為“河湟花兒”“洮岷花兒”六盤山花兒”三個大類。

花兒起源眾說不很多人可能不明白,由於花兒是山野民歌,傳統觀念認為它是“野曲兒”,難登大雅之堂;文人墨客不屑於在詩文中記錄或引用。在歷史的長河中,花兒只在民間口口相傳,難以尋找確切的文字記錄。對花兒的起源問題,也一直存在著爭議。

多年來,經過專家、學者們不懈地考證和研究,逐漸形成了周朝說(《詩經》說)唐宋代說(唐詩宋詞說)元代說(元曲說)、明代說、清代說諸種說法。花兒研究學者張亞雄在專著《花兒集》中認為:

我聞以花’之一字名山歌者,中國開山第一部山歌集子《詩經》,便是最先採用這個花’字者。花字古音為‘巴’,寫作葩,故《詩經》也稱《葩經》,實際上就是花經’,譯作白話就是‘花兒經'。”

地方特色的“花兒”漫談

寧夏詩人屆文琨《詞與花兒的流變及其比較研究》一文認為,花兒歌詞結構很像唐詩,也似宋詞中的“葉兒”這種詞今。主題比較哀怨悲切,釋放男女內心對愛情的嚮往和遭遇。正如花兒裡所唱:“唐詩宋詞震文壇,民歌裡,美不部洮過青海的少年。”青海滕曉天、辛光武、羅渭源紫雲等認為,花兒在明代萬曆年間就已半物唱紅,說明花兒至少產生在元末明初,花農兒曲令和元曲之間有某種關聯百民間更多稱為“漫花兒”長期以來,人們除了平常在田間勞規動、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興漫唱之外,是每年還要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自發舉城行規模盛大的民歌競唱活動花兒會”,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與情感交融的特殊價值。

其實,花兒這只是學術界的一種叫法。在臨夏等地,當地人稱做“漫花兒”更準確地說叫“漫花”,由於當地發音多帶“兒”音,所以“漫花”外人聽起來就是“漫花兒”了。從叫法上就道出了“花兒”的關鍵在於“漫”,與我們常說的“漫談”有異曲同工之妙。到了“花兒會”這天,青年男女就會背上乾糧,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兒”,類似其他地方的趕廟會或踏青。他們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答,互相對唱,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花兒由於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較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作為花兒的發祥地和主要的傳唱地,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稱號;康樂縣和和政縣被命名為中國花兒保護基地及中國花兒傳承基地;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和永請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民歌考察採錄地。

三大花兒會熱火朝天洮岷“花兒”,主要流傳在我省南部洮河流域的臨潭、卓尼、岷縣、康樂、渭源、臨洮等縣的農業區和部分半農半牧區。在洮河流域廣袤的山水之間,農民們每年都要自發而定期地舉行數百個規模大小不等的山歌競唱會,即“花兒會”。

在大大小小的花兒會中,最著名、規模也最盛大的花兒會有三處,分別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臨潭縣新城鄉城隍廟花兒會(當地俗稱“五月神會”);農曆五月十七,岷縣二郎山花兒會(過去稱“湫神廟會”,俗稱“扭佛爺”);農曆六月初一至初六,康樂縣南端的蓮花山花兒會(俗稱“六月六神會”或“六月六唱山”)。

地方特色的“花兒”漫談

這三個花兒會,每年的參加者均在萬人以上,最盛時達數萬之眾,演唱者主要是漢、藏兩族的農民。其花兒語言以當地漢族土語為主,風格上帶有藏族民歌的影子,旋律的結尾又保留著回族花兒的成分,是典型的中國大花兒品種之一的“洮岷花兒”。

到了清末,情況略有變化。光緒庚寅(公元1880年)進士、岷州文人尹世彩在他的詩中寫道:“五月十七二郎山,袒裼裸裎人萬千。少年都是誰家子?一聲姊妹一聲憐。”說明到了清末,雖然青壯年男子都仍然光著上身抬著各村社湫神上二郎山聚會,但已把唱情歌作為重要的餘興了。

在我省,不論是草原上的牧民、田野裡的婦女,還是河裡的筏工、行路的腳伕,都會信口漫上幾首心上的花兒。

每年在夏秋收割之前,洮岷花兒歌手和河州花兒歌手們,都會自發地舉行盛大的民間花兒歌手賽歌大會,時間有長有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