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南部手枪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但知道他的设计师南部麒次郎的估计就不太多了。

三八大盖在中国家喻户晓,但是知道他的6.5毫米子弹和有坂成章的估计就更少了。

村田步枪知道的不多,他是甲午战争时期日军的制式装备,而了解他的设计师村田经芳的恐怕就是发烧级军迷了。

上述三位设计的陆军武器成了日本军国主义萌芽、膨胀、覆灭的时间轴,也是日本近现代史的缩影。

英国法国的军事理论和装备对日本军队影响很大,但是总体上日本海军兵器师从英国,日本陆军兵器师从法国。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甲午战争时日军的海军外购新锐舰艇已多来自英国,从此日本海军成为英国装备铁粉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对马海战日军三笠号,亦是英国维克斯公司生产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金刚号是日本最后一艘外购的主力舰,他同样来自英国

扯远了,下面就是今天的主角之一:村田经芳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村田步枪的发明者村田经芳,他早年曾是日本陆军的一名神枪手,后来从事研发工作

村田经芳参考法国格拉斯步枪,研发出明治13式村田铳,这基本上直接照搬了法国gras M1974式步枪。甲午战争日军就是端着村田步枪作战的,而此战中村田步枪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和清军使用的毛瑟步枪相比,村田步枪逊色了许多。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当年报纸上的枪械广告,上面的就是格拉斯1874步枪,只卖九块九毛五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村田步枪系列,从上到下依次是13式,18式,22式村田步枪


19世纪末毛瑟步枪风靡一时,日本也难以抵挡毛瑟的诱惑,在参考毛瑟的许多设计之后新一代武器设计师有坂成章开发出了全新一代的30式步枪,该枪突破性的选择了6.5毫米的口径,比同时期欧洲流行的8毫米左右步枪小了很多,这样一来一是低后坐力有利于身材矮小的日本人持枪射击,二来子弹作为消耗品能有效降低金属和火药的消耗量,精打细算的日本人果断抛弃了8毫米这个威力过剩的枪弹,算是日本人在枪械发展上务实的创新。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有坂成章,炮兵学校毕业后从事枪炮研究,除了能设计枪械他还能设计火炮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30步枪,同他的儿子38大盖有绰号一样,30式步枪也叫30式金钩步枪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30式步枪的保险是钩状的,因此得名金钩步枪

参考毛瑟枪机,五发弹仓供弹,6.5mm有阪步枪弹,30式步枪比村田步枪有了长足的进步。甚至中国人家喻户晓的38式步枪就是在30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而提到三八式步枪就引出了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第三位重要人物--南部麒次郎。由小石川炮兵工厂研究所所长的南部麒次郎将30式步枪重新进行改良,1907年三八式步枪开始量产,虽然没有冠以南部步枪的名字但是南部是改良30式步枪的核心人物,南部设计的武器也成为个性鲜明、毁誉参半的代名词。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南部麒次郎:十四年式手枪,十一年式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三年式,百式都是他的作品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防尘盖是38式最大的特点,这样能有效防尘,但也哐啷哐啷响。各国武器无此设计算是南部的一贯特点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大多数中国人知道南部这个姓氏是从南部手枪开始的,之所以叫王八盒子主要是该枪枪套像乌龟壳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王八盒子的全名叫“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美国兵管他叫东方鲁格,故障率比德国鲁格还要高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也是南部麒次郎的作品,最奇葩的一是使用五发弹夹的漏斗供弹装置,二是枪托右歪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漏斗状供弹具,其设计初衷是能直接使用步枪的五发桥夹,可以说全枪的设计都围绕这个奇葩供弹具展开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中国战场上被捷克ZB26痛扁,南部设计出了99式轻机枪,是日军比较趁手的武器,能上刺刀的机枪依然挺奇葩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太平洋战场上被盟军缴获的99式轻机枪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南部设计的发射6.5mm弹的三年式气冷重机枪,是92式的前辈,知道他的恐怕不多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参考法国霍奇基斯气冷机枪的38式重机枪,日本没有采用马克沁水冷机枪而选法国货,所以师从法国并非虚言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九二式可以说是发射7.7mm枪弹的三年式,二者如何从外观上区别你们知道吗?欢迎留言哦

提到重机枪,这里稍微展开一下,重机枪大体可分为水冷和气冷两种,英籍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于1883年发明,并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水桶降温帆布弹袋供弹是他的最大特点也是发明专利,于是为了克服水冷机枪对水源的依赖同时法国人开发出了霍奇基斯气冷机枪,像暖气片一样的散热片可以为连续射击的枪管降温而不需用水同时为了规避帆布供弹带的专利,霍奇基斯使用金属弹板供弹,这两点被后来的日本重机枪不断传承这也是日本陆军武器师从法国的另一个佐证。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百式冲锋枪诞生于皇纪2600年,与其同年诞生的还有大名鼎鼎的零式战机


从村田,有坂,南部三人看日本枪械发展史

能装刺刀的冲锋枪还有一些,但是装脚架的冲锋枪可非百式莫属

尽管南部麒次郎的设计充满了奇葩,但是这并非南部本人奇葩,追根溯源各种武器方面的反常规设计源于日本岛国特殊的资源条件(比如强调步枪射击精度节约子弹而少装备冲锋枪),独特的战术战略思想(注重白兵突击步枪长利于格斗,机枪冲锋枪都能装刺刀)所以每一件武器既是设计师思想的结晶又是时代的产物,影响武器设计的不只是技术层面也是战略、文化的交织,这正是研究武器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