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京剧作为咱们的国粹,自然大受欢迎。可您知道吗?它也曾经风靡欧美。1964年,中国艺术团赴欧洲多国演出时,中国京剧艺术家们,以精湛的表演让世界为之着迷。其中,经典京剧《白蛇传》,获得了轰动性的空前成功,一票难求。


【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1964 年赴欧洲访演,在比利时演出京剧《白蛇传》时,杜近芳(左三)等人多次受到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太后的亲切接见。


巴黎《世界报》认为,这出京剧“令人赞叹不已”,是“诗情洋溢的美妙诗剧”。“这种诗意体现在身段、表情和唱功上;我们知道,他们一定花了十年、二十年才练成这样完美的功夫。”评论强调说,“无疑,京剧是完美无比的独特艺术”。


【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1964 年,中国艺术团赴法国庆祝中法建交,杜近芳(左三)与金仲华(左一)、张美娟(左二)、王鸣仲(左五)等人受到热烈欢迎。


其中,饰演白蛇白素贞的,正是时年32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


然而您知道吗? 她曾经在欧洲演出的时候,因为演《白蛇传》,差点儿想要自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白蛇传》这出经典剧目诞生背后的故事。


1954年,《白蛇传》进行了首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轰动。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其中一次演出。那天,周总理亲自来看《白蛇传》。挨着他右边坐的是我师父王瑶卿先生,和周总理平坐着说话。王先生旁边,坐着我另一位师父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坐在周总理的左边。这几个人坐一排,我一看,好嘛,大师们都来了!


那天,我真算是铆上了,整个演出是比较成功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水斗”的时候折了三杆枪。第一杆枪,我稍一用劲儿,“嘎巴”一声就分成了两段。我也没客气,把断了的枪用脚踢进了侧幕。后台再扔出一杆,我又从头耍起,观众是又鼓掌叫好又欢笑。结果,真是奇了怪了,第二杆、第三杆枪接连折了。这么一来,到第四杆枪的时候,我不敢使劲了。后面不但有一圈翻身,还有耍双枪呢,这要把枪都弄断了,白素贞可真能拿一堆回去当劈柴了。


后来,师父王瑶卿先生跟我说:“周总理看你折了三杆枪直乐,还笑呵呵地跟我说:‘你这小徒弟可够有劲的!’我说了:‘她是唱花脸的。’”

……


1958年,为了参加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演出,我们对《白蛇传》这个戏又进行了大加工。那段时间,天天演这出戏,中午有时候也睡不了觉。那时候,我年轻,干劲十足,演出完了,继续自己总结或与同事们研究,太晚了就不回家,住在院里。


在我们加工《白蛇传》的过程中,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多次看排练、看演出,与剧院领导、主创、主演交流,提意见,谈看法。他几乎每看一次排练或演出,都会给我提出问题、意见,或是觉得我哪点儿不错、哪点儿还应该再完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舞美为了营造舞台气氛,请名家作画,把舞台背景弄成一幅幅的水墨丹青,而且是画在丝绸上的。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一来,观众是看画还是看戏?画太抢戏了。二来,你们这个戏在全国要起示范作用。你们使用丝绸,国家的京剧院可以,你们自己演得起,别人可弄不了。


另外,我们当时把乐队搁在舞台下面了。周总理说不行,中国戏没有把乐队搁台底下的,乐队必须在台上。周总理对我的要求是:白素贞是仙家,要演出仙家的飘。他还对我的服装提出了建议:把服装弄得再飘一点儿。


我仔细琢磨周总理对我的要求,就想到用一种叫“乔其纱”的面料。乔其纱其实并不好使,但用它做成的腰包打起来比绸子更飘、更好看。既然白蛇是仙家,我觉得她的扮相也必须改。


《白蛇传》中白素贞的老扮相是戴大额子。我觉得戴大额子真难看,小身条、大额子,头重脚轻的。后来把额子弄小了,我觉得好看了。过去还得插一条蛇,说明白素贞是妖。现在,我们说她是仙,比妖高,所以,这个东西也没必要留了。额子上的一排圆圈,我觉得还应当减少一点儿,因为那个是从蛇化过来的。


【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京剧《白蛇传》中,杜近芳饰演白素贞


毛主席看了我们的戏,也对周总理表示说,杜近芳的扮相好,银装素裹一点红,画龙点睛。演《白蛇传》我的整体服装是很淡雅、飘逸的。除了在扮相、服装上解决“仙家要飘”的问题,我还想到从台步上借鉴“花旦大王”筱翠花先生的表演,来强化“飘飘欲仙”的感觉。


有一次周总理看了《白蛇传》,提出一个意见,他认为在“断桥”中白蛇拦阻青儿杀许仙时,一定要掀起一个高潮,把气氛渲染得浓浓的。以后我就一直在考虑如何体现总理的这个意图。原来唱的“青妹慢举龙泉宝剑”,调子比较迂缓平淡,不够突出,怎么变化一下呢?我就去请教师父。他说:“这个地方你唱嘎调,冒个尖,不就突出了。”可嘎调该怎么唱,师父没有具体地跟我说,就让我自己琢磨去。不久,他老人家便去世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我又向梅先生提了出来。梅先生考虑了一下,慢声细语地告诉我说:“前四个字你可以不唱,拔高叫起来。我在《霸王别姬》里虞姬舞剑前的那句‘如此妾妃献丑了’的念法,你可以借鉴过来,但是要去掉虞姬的那种凄凉的意味。”我就按梅先生说的把这句唱变化了一下,念“举”字时异峰突起,用了个和后面唱腔中最高音同样的音高,极为高峭挺拔,再配合上动作眼神,表现了在这千钧一发时白蛇的急切心情。

……


就这样,经过一字一句唱词,一段一段情感的揣摩,杜近芳对白蛇的人物形象,从造型到唱腔,都进行了调整、修改和创新,最终,在杜近芳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白蛇传》在1960年最终定了下来。后来,成为了中国京剧院最有代表性,最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经典剧目和保留剧目。


然而谁也想不到,1955年,杜近芳到巴黎,参加西欧第二届国际戏剧节,演出《断桥》一折时,发生了一件令她终身难忘的事,让她差点想自杀。


【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1955年,中国以艺术团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二届国际戏剧节时,全团艺术家谢幕,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前排左一为杜近芳


等到“断桥”一折开场了,我很用心力地演出。在这一折的前半段,台下的观众非常安静。一直等到我饰演的白素贞那一大段“青妹慢举龙泉宝剑”的唱腔唱完之时,我还在饰演的角色中,还没反应过来,突然,潮水般的掌声和山呼海啸般的呼叫声一同响起。全场观众拍墙壁、跺地板,“Angela(法语,意为再来一个),Angela......”。四层包厢加上底层的池座,掌声、跺脚声、高呼声......响彻这豪华歌剧院的五层剧场。


我心里“咯噔”一下,被这种场景吓着了。我心想:“完了,唱砸了,倒好上来了。”我虽然强自镇定,还在演戏,但内心像打翻了五味瓶,泪水全在眼眶中含着。我赶紧告诫自己:“沉住气、沉住气。你叫你的倒好,我唱我的戏。”


观众这种“暴动”式的声响一直不停。当时,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我一转身投水袖,赶紧示意鼓师赓金群开唱。赓老这时也有点儿懵,在听台下是怎么回事呢。琴师周国兴机灵,赶紧拉弦开唱。可是,不管我怎么唱,观众的掌声、叫声不停。就这么着,把这折戏给唱完了。


其实,这是法国观众给我的叫好声,“断桥”一折其实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当时,我就以为自己唱砸了。团里人说,你别卸妆,还要谢幕。我当时感觉自己死的心都有了,还谢什么幕呀!


第一天演完“断桥”一折后,我的情绪很不好,还是觉得自己演砸了。第二天,我请求换演《霸王别姬》。台上,我还是认真对待的,没有懈怠。


副团长赵沨在晚上召集我们开会说:“杜近芳女士老觉得昨天没唱好,还跟我们说笑话,说她想自杀,之所以不自杀是怕影响不好。实际上,你昨天唱得是最成功了。因为观众不让你下去,致使演出的时间长出了几分钟,我们还直跟剧场方面解释呢。”


【本文节选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近芳口述实录》】


【读书】杜近芳:对京剧的“痴”和“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