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帝乡》摘选


《千古帝乡》摘选

《千古帝乡》摘选


古代大河流域的文明,应融合为一个整体告知全人类,而不是随着朝代的更替而消亡,或者被迫结束。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彰显人类文明境界似乎从来未曾间断,今天所拥有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诗歌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古老文明的记忆与魅力。文明遗产如若在一个地球家园村被消亡、被间断,整个人间会失去高度文明的精神源泉。复归高度文明,继之而来的是人人敬畏、人人修行、人人获得幸福的彼岸。揭开高度文明复归人间的序幕,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在上演,全人类文明从此融合为一体,相继产生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境界。尽管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但一年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在发展中均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文字互联互通并且形成交流沟通的方式。黄河、印度河,以及两河流域的文明,均有制陶史,似乎是文明的见证。古埃及、古中国和两河流域,均较早计算了圆周率,印度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北宋以来的民间故事,钟馗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其刚烈不屈性格,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形象。故事意义得到后人认同,最终使他成为民众最值得信赖的神明。研究故事根源,得知钟馗形象所具有两重性,一面有儒雅、庄重的传统文人品格,另一面具有诙谐、风趣的世俗一面。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却可为人间带来吉祥、幸福,百姓们便在多处立庙祭祀、怀念他。那些趋炎附势的男男女女们,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呢?

宋真宗时期,当时宰相丁谓,就是惯用阿谀奉承的卑劣手法获其欢心的。原本博学多才的丁谓,如若坚守正道,也不会落个“拍马溜须”的千古骂名。为了争权,他的内心变得邪佞狡诈。为了向上攀爬和巩固其权位,选择扭曲自己的灵魂,做事“多希合上旨”。他鼓动皇帝大兴土木,建造了一批豪华宫殿,耗费大量的民脂民膏,又勾结太监,陷害忠良。寇准对其诌主媚君十分痛恶,丁谓却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反而怀恨在心,千方百计极力排挤。将宋真宗病死归罪寇准,将他贬为雷州,终客死贬所。为了达到把持朝政目的,勾结宦官终被人揭发,触怒了太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家产被抄没。

人生曲线,没有精神基石,何等悲哀?

生命核能,在古代东方称为元气。自身能量是指维持生命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力量。如好命、坏命、富贵命、贫夭命等,大多认为是与生俱来的,但可以通过修行改变习气、习惯,加上不断努力积累知识,等到运气一到,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如若想构筑一座土山,只堆垒到九仞高度,只差最后一筐土,就不能算完成整座高度。事实存在真伪之争,不仅需要理论依据,而且需要后人承接,才能准确刻录一部比较完备的文本总集。

以史为镜,文者可以清楚认知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似乎促使人们思想认知世界的水平提升。若人类的思想境界一直处于低洼阶段,没有与科学文明相匹配的新高度,改造世界最终是实现科技不断飞跃,而人类本身却越来越被邪气、雾霾弥漫。科技与文明是相互作用的,这样才能促使经济、社会和人类境界的平衡。人类整体文明上升到新的层次,科学技术每一项成果都是为人类提供更加便利的生存、生活条件而服务。相应创造的产物,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第一位作用,人们会越来感到幸福。用宗教统治人类,是带着偏见的。每个自由个体,均是自然界造物的成功。科学不是附件,也不是附属品,是高度文明相应的根本动力。一次又一次工业技术革命,促使人类对客观世界有了飞跃性认识。但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如何改造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信任失衡,就是未来世界必须相应的革命性变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