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加快佈局數字經濟 搶佔數字時代發展先機

隨著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跨界融合,數字經濟作為發展最快、創新最活躍、輻射最廣的經濟活動,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各國充分認識到,數字時代正在重塑當今經濟和社會,只有把握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搭上數字經濟的高速列車,才能使經濟社會重煥生機。

各國搶抓數字經濟戰略機遇,因地制宜、各揚所長

作為率先提出並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強國,美國始終保有強烈的爭先意識和憂患意識,在多項政策舉措上精準發力,力爭在全球範圍內維護領跑地位。一方面,在關鍵領域提前做好戰略佈局。自1998年起,美國商務部連續5年發佈“數字經濟”報告,之後鎖定大數據、人工智能、5G應用等領域,相繼發佈《大數據研究和發展倡議》《維護美國人工智能領導力的行政命令》《5G加速計劃》等戰略計劃,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支持作用,確保本國產業發展的核心優勢。另一方面,為本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保駕護航。2016年7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成立“數字貿易工作組”,旨在幫助本國企業掃清阻礙全球數字貿易的壁壘。隨後,美國在WTO、G20、APEC、OECD等國際舞臺上推崇數據跨境自由流動、源代碼保護、電子傳輸免稅等主張,並與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先後簽署美墨加貿易協議(UMSCA)和美日數字貿易協議以實現其利益訴求。

歐盟堅持規則先行,重視數據治理和人工智能倫理。由於缺乏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歐盟在數字經濟國際競爭中逐漸失去了主動地位,為逆轉這一局面,歐盟積極構建數字經濟相關監管規則。在數據保護方面,2018年6月正式實施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堪稱最嚴厲的個人數據保護法,極大提升了隱私保護標準和科技企業合規成本,引領了全球個人隱私保護立法熱潮。2019年4月,歐洲理事會通過了飽受爭議的《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要承擔“版權過濾”的義務,要求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網絡平臺過濾掉受版權保護的內容,或是取得內容創作者的版權許可。該指令一舉成為網絡空間內版權保護的最高標準。此外,歐盟非常重視人工智能倫理規範。兩年來7次更新了政策文件,《歐洲人工智能協調計劃》《可信賴人工智能的道德準則草案》等文件相繼發佈。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成員也在歐盟整體部署下紛紛更新了本國發展規劃。可以看出,歐盟利用其巨大的市場規模,試圖發揮規則的引領作用,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塑造話語權。

日本奉行實用主義,重視數字經濟服務於社會。由於飽受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等因素困擾,日本政府更加側重於推動數字技術與經濟增長、民生福祉、社會治理的深度融合。一方面,積極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2017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發佈“互聯工業”戰略,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科技手段應用到生產製造領域,突破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產業競爭力不足等發展瓶頸。另一方面,加速智能型社會建設。2016年,日本政府在“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2020)”和《科學技術創新戰略2016》中首次提出超智能“社會5.0”概念,旨在交通、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動數字化轉型,形成適合日本發展需要的新型社會形態。此後,日本相繼發佈《下一代人工智能推進戰略》《科技創新綜合戰略2017》《集成創新戰略》等綱領性文件,從戰略規劃、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為“社會5.0”和“互聯工業”鋪平道路。

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奮力趕超,希望能爭取到更多數字紅利。儘管這些國家數字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呈現不均衡、不充分態勢,但其發展潛力巨大,互聯網人口紅利資源豐厚,發展數字經濟的意願強烈。一方面,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發展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結合自身發展優勢,重點在數字技術創新、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型社會等特定領域發力。例如,印度推出“初創印度”“印度技能”等計劃,為創新活動和初創企業營造有力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泰國、菲律賓、柬埔寨等數字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國家,側重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轉型。例如,泰國提出“泰國4.0”戰略,致力於建設普惠型的數字基礎設施,培養數字領域人才,為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菲律賓以數字媒體、數字金融為兩大抓手,逐步推動互聯網普及,促進數字經濟包容性增長。

借鑑各國實踐經驗,加快推進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發現,以美歐日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並隨著發展形勢需要,調整相關政策方向。例如,美國在2015和2016年連續發佈了《數字經濟議程》,2017至2019年又陸續按總體規劃的部署,在數據治理、5G、人工智能等幾個重點領域分別發佈政策。歐盟委員會在2015年發佈《數字單一市場戰略》後,順這一路徑持續深化,接連發布《建立一個共同的歐盟數據空間》《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等政策持續完善歐洲數字單一市場,並在2020年2月19日發佈由三份政策文件組成的“數字新政”,意圖打造中美以外的“數字化第三極”。

此外,各國還善於利用現有的國際舞臺,通過制訂新型規則和重構產業生態實現利益訴求。美國藉助UMSCA和APEC的“跨境隱私規則體系”(CBPR)推行較低的數據跨境流動標準和隱私保護標準,為美國企業佔據全球市場掃清障礙。歐盟利用其超國家性優勢,推行“單一數據市場”建設,使數據在歐盟內部自由流動,實現跨國家資源共享,從而提高其整體競爭力。日本通過主導“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與美國、歐洲分別簽署美日貿易協定、日歐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形成數字經濟“朋友圈”。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字經濟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強勁動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我們應汲取各國經驗,加快推進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掌握戰略主動,提前謀劃佈局,針對數字經濟的關鍵領域做好頂層設計。鼓勵支持引導數字技術創新、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創造數字經濟新業態和新價值。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國際合作,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發出中國聲音。利用WTO、G20、APEC、RCEP、“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機制,推進數字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和規則重構,增強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新書推薦 New!

各國加快佈局數字經濟 搶佔數字時代發展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