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最近一个妈妈告诉我,她觉得自家孩子一直有一个问题。

她家女儿虽然不算特别阳光开朗,但平日里文文静静,偶尔也经常跟叔叔阿姨打招呼。

但是孩子最近从学校回来,开始不太喜欢说话。某天女儿在餐桌上突然问自己道:妈妈,我是不是长得很丑?

妈妈听到之后内心一惊,询问孩子为什么会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原来,是因为女儿脸上有一颗特别显眼的痣,班级里的男生因此对女儿开始指指点点,甚至当着女儿的面直接出声嘲笑。因为这些人的态度,女儿每天上学放学都不喜欢和同学走在一起,每天低着头,在班上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这位母亲问我,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信一点?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从这位母亲的话语和态度中,我能够感受到她对自卑这一性格的排斥。但是自卑真的有那么糟糕吗?自卑真的如此不可取吗?


人人都自卑

有心理学家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卑的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天生所具有的"器官缺陷",这是导致我们自卑的一大原因。这里的器官缺陷包括残疾、人类机体的脆弱以及主观上自认为自身存在某些缺陷。

而这种主观上的认为,是当今社会上自卑的主要来源。

所以,当"我不如别人漂亮"、"我不如别人学习成绩好"这种想法出现的时候,自卑也就随之而来了。

因此出现自卑的想法时并不可怕。并且有时候这种自卑,还能够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1. 自卑其实是孩子的不断自省

一个盲目自大的孩子往往看不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但是一个自卑的孩子,却常常能够发现别人身上优秀的地方。

自卑的孩子会能够更细心去观察身边的人,从而当别人绽放出一点光芒的时候,他总是能够捕捉到。而孩子会拿着这一点光芒,和自身进行对照,从而能够迅速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2. 自卑能够让孩子更加有动力

其实谁都不愿意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便是自我实现。

孩子也会有对成功的渴求,也会希望自己能够抬头挺胸堂堂威风凛凛,也会希望别人能够看到自己,喜欢自己。

因此,存在自卑情绪的孩子,往往会凭着人性的本能,对自己渴望的东西做出努力与改变。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3.自卑能够使让孩子更加体贴

周星驰,一个赫赫有名的大导演。但是即便如今已然功成名就,年幼因为贫穷瘦弱而变得自卑的他,在接受柴静采访结束时,还是会恳切地拉着对方的手不断道谢。

一个自卑的孩子,他们更懂得感恩,因为那些愿意给予他们温暖和肯定的人,对他们来说难能可贵。他们更能够懂得别人一些无法言说的痛苦和渴求,所以更加愿意伸出援手去帮助他人。他们能够给那些不愿意表达自己的人,给予他们更为恰当的关怀。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自卑虽有优点,但也遵循过犹不及这一原则。

过度的自卑,则会让孩子陷入不断自我否定的泥沼之中,以至于忘了要抬头仰望星空。

过于自卑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凡事都比别人差,从而不敢轻易尝试,难以抓住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机会。

过于自卑的孩子,他们因为不爱与人说话,所以常常会给人有距离感。他们在面对人多的场合容易胆怯、紧张,从而更加难以融入群体

过于自卑的孩子,甚至难以看到希望。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焦虑与痛苦中,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灰暗。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这种过度自卑的征兆,适当的帮助,或许能够让孩子摆脱灰暗。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

1. 及时关注孩子的动态

对孩子的紧密关注,其实也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意的一种表现。

而当亲近的人愿意给予孩子一些与爱有关的温暖时,孩子就能够通过别人的爱得到些许自信。这时的孩子会认为,有人愿意爱着自己,那肯定是因为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自己身上也有别人认可的闪光点。

除此之外,对孩子动态的密切关注,才能对孩子做出相应的提点,让孩子及时止损。开头的那位妈妈便是这样,在女儿发出自卑的信号时,能够及时接收,并开始要想办法处理,找出孩子自卑的源头,和孩子一起慢慢改进。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2.多给予孩子鼓励

在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是能够摆脱自卑的污泽。

而鼓励也不是无脑夸赞,父母要自己创造出能够给予孩子鼓励的机会。父母平时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做做家务,每当孩子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就给予孩子相应的奖励。

父母还可以带着孩子多出门活动活动,和孩子在草坪上赛跑,与孩子比赛跳绳。或者去参加一些类似于义卖之类的公益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对别人的帮助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3.让孩子学会寻求帮助

自卑的孩子总是太过小心翼翼。他们总是会害怕给别人带来麻烦,惹得他人不愉快,从而更加讨厌自己。但往往这样,他们就会更加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有心理学研究提出,一个人如果想要快速融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他可以先尝试在集体的成员中寻求帮助。因为被求助的这个成员会因为帮助了他人而获得满足,从而对求助的那个人充满好感。

因此当父母带着孩子出门游玩时,可以让孩子尝试着向路人问路,打破孩子的胆怯与闭塞。同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玩耍,并且叮嘱孩子,如果出现需要,可以向身边的小伙伴寻求帮助。

孩子自卑?别担心,自卑或许是一件好事

自信虽是成功人士的一大法宝,但是自卑也并没有那么可怕。让孩子学会和自卑做朋友,而不是臣服于自卑之下。虽然这位名叫自卑的朋友可能会偷走孩子的一点点优越感,但是它却能够告诉孩子许多和与温暖有关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