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很多观众可能从未听说过尼尔·布洛姆坎普这个名字,这位南非导演才华横溢,就像去年因《哪吒之魔童降世》闻名的饺子导演一样,在科幻电影的领域默默耕耘,直到遇到了大名鼎鼎的彼得·杰克逊。彼得对他的喜爱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尼尔是为电影而生的",但凡能获得如此的夸赞,天分背后自然少不了辛勤的汗水,所有努力在他30岁时(2009年)得到了回馈,一部导演处女作《第九区》横空出世,以3000万美元的成本斩获全球2.12亿美元的票房成绩,并荣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尼尔自此一战成名。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第九区》改编自尼尔之前的一部九分钟短片《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尼尔采用纪录片的拍摄形式以外星生物与人类的共处生存展开,第九区为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个贫民窟,专门用来隔离外星生物,影片采用了荒诞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男主威库斯的变形过程和外星人的回家之旅探索人类与外星生物的关系,以及环境变化之于人性的审视,浓郁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种族主义解读构成电影最想探讨的母题,借用科幻主义的外壳窥视人类科技文明进步之下的身份认同困境和种族歧视心理。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01、"虾人"插上人类想象的翅膀,探索未知的生命宇宙,构成外星生命的另类解读

人类从未停止对外太空的探索,外星人作为一种神秘未知想象代表了人类无法企及的力量或文化冲突。如果有一天,这类外星文明降临地球,在科技相仿、语言相通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何种局面,《第九区》就以这种假想方式展开了故事框架。

电影作为人类想象力的展现方式,对于外星生命的来源、形式、去向都有过无数个版本的解读,大致可分为友好型和攻击型两种,友好型如1982年《ET》中的外星人,2008年《长江七号》中的七仔,它们不仅有着大大的眼睛,还有感恩、向善的心灵。攻击性则如1979年《异形》中的变异怪物、1996年《独立日》中外星飞船里的粘液怪客,它们都是基于现有认知下对于未知宇宙的生命探索。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第九区》之所以激发起观众对于外星生物的探索热情源于"难民"形象的设计,在更高维度的宇宙中,由于未知原因,一艘硕大的外星母舰悬停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上空,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领空权受到严重威胁,这看似侵略的行为却产生了和谐共处的结果,原因何在?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这群具有高等文明的外星生物被人类亲切地称为"大虾",他们组织机构庞大,首领类似于蜜蜂中的蜂王,严密地掌控着组织的运营,与此同时,那些底层"工蜂们"则如蝼蚁般地苟活,缺乏了超越文明的思考能力。尼尔导演避重就轻地设定了外星生物来临的原因:逃难。

人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仅没有对这种行为加以指责,反而提供了必要的难民环境给予援助,在情感关联上会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共情能力,想要探究外星文明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尽管"大虾们"身躯比人类庞大,但他们营养严重不良、神情恍惚,只能从其先进的武器装备想象曾经有过的文明辉煌,人类表面上采用"隔离"的方式进行观察,实际上却在实验室无数次对大虾们进行实验研究,甚至采用解剖的方式来探究生命体征和内在本源。

从外星人到外星科技,人类不断探索着与外星人的差异性,这点在不同的电影中都有解读,《降临》中,人类苦苦思索与外星人沟通的方式,希冀了解外星文明的先进程度;《洛杉矶之战》中,人类为了生存资源不得不背水一战,企图获得生存的期望;《湮灭》中,克鲁苏神话预示着生物体征的多样性可能,构建起变异形体的视听盛宴;《极度深寒》中,那些无处不在的骷髅诉说着未知的恐怖,深海怪物幻化的形体具有极强的戏剧张力。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每一种文明状态似乎都可以用"存在即合理"得以解释。尼尔巧妙地将人类与外星人的关系探索架构在不平等的角色关系上,进而对外星生命和内在实质进行探究,无论从立意还是内涵上都极为优秀。


02、何为优等生物?人类转换为虾人的卡夫卡式"变形记折射身份认同困境和种族歧视心理

影片将人类的主观视角作为第一视角,假设前提条件即为人类是"优等生物",对于自我认同的优越感建立在区域隔离的基础上,对于"低等生活"来说,大虾们毫无话语权可言,他们被监视、控制,即使喜欢吃猫食,也必须付出昂贵的代价才能买到,以威库斯为首的国际组织表面上平等对待每一个外星人,实则是内心贪婪和自卑的深层表现。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当威库斯因为黑液而发生身体变化时,身边所有亲近他的人都开始远离,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型甲虫,他丧失了人类属性,被亲人抛弃,最终凄凉的死去,冷漠的金钱关系和人性的异化在时代发展的当下再次重现,威库斯的形象转变成为窥视人性的万花筒,通过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诠释身份认同障碍和种族歧视心理。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 内在方面:从唯利是图到重视亲情

威库斯努力工作、热爱家庭,积极阳光的行动无法掩盖虚伪、自私的人性。他借助岳父的关系得到了职位的晋升,对着摄像机镜头解释如何杀死外星人幼儿,用火焰灼烧尚未腐化的外星人卵,这种残害的方式毫无人道可言,而当身份转换后,威库斯作为人类"食物链"顶端的统治者却面临被肢解研究的下场,原因只在于自身具有的"上亿元的研究价值",这是何等的现实和残忍。

威库斯内心充满了挣扎和内疚,如果不是因为那瓶"黑液",他不会沦为如此下场,他与虾人们一共购买食物、躲避检查,身体的趋同导致心理的异化,更多的是对于身份认同出现的困境,由己及人,长期在压迫和奴役下的虾人们的心内状态如何呢?虾人们的内心正是人类社会黑暗面的一个缩影,任人宰割的状态由各自所处的位置决定,构成了横亘在种族之间挥之不去的阴霾。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 外在方面:利用与威胁泯灭人性的温情

威库斯升迁的过程折射人情冷暖,当他得知升迁通知时,下属们纷纷发来祝福,每个人都笑面如花,可是在威库斯身体状态直转之下时,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健康。岳父说:"你要好好干,不然我就要让别人顶替你的位置",岳父将自己的仕途压宝在威库斯身上,但绝不是一荣俱荣的连带关系,而是随时根据表现决定职位的权衡关系。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妻子知道威库斯的状况时,铁石心肠地说道"我们不可能再回去了",利用时间的拖延让父亲有了定位的机会,费尽心机地要将威库斯活着抓捕回去,不择手段地想要探究外星生命科技进步的原因,这不禁引发思考:究竟是人的生命重要还是科学研究重要?在影片中,答案揭晓地过于残酷,但却显得万分真实。一个人的牺牲可以带来全人类科技的进步,这时个人不再有选择权,生命价值将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命的脆弱正如威库斯对镜头形容消灭外星人卵时所说的"这听起来像爆米花一样"。而实验人员的一句话更点出了核心"他变成什么不重要,重要的都是我们现在能从他身上获取什么"。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1966年,南非政府曾经建立过一个种族隔离区,名为"第六区",影片中的"第九区"与"第六区"遥相呼应,人类对外星生物的隔离政策与当时南非对有色人种的隔离如出一辙,借用生存环境的恶劣映射种族歧视心理,内涵呼之欲出。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03、科幻外衣包裹下的人道主义关怀,科技文明进步无法消解内心的贪婪与欲望

科幻电影之所以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在于好奇心驱使下对人性的挖掘,1982年的《银翼杀手》便是其中的典范,人类与生化复制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折射出人性的泯灭和复制人的用情至深,错位的角色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非人性化颇具看点,而在《第九区》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尽管镜头对准了外星人,但其核心仍然在探讨人性的善恶,外星人具有歧视性地被冠以"大虾"反映出其被歧视和宰割的命运走向,他们之间也具有真情实感,为了保护孩子,他们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虽然外形上,他们不具有共情能力,在行为方式上,他们更具人性。


外星人的血液成为威库斯身体转变的根本原因,他极力想要回到原先状态,与之相对的则是贫民窟的黑人首领想要吃掉他变异的手臂,以此获得变异成为力量的掌控者,如此荒谬的做法表现出人类贪婪和无知。在食不饱腹的国度,想要让每个人成为灵魂高尚的载体并不现实,但那些显露无疑的贪婪和欲望却如一张无形的网困住了人类的真诚与善良。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与《阿凡达》展现出的理想天堂不同,南非混乱、无序的现实将孤独、边缘化的内心状态一点点撕裂,科技文明的进步以人性的丧失殆尽为代价究竟是否合适?大虾们返回自己的国度,避免人性的倾轧,到底是一种解脱还是一种悲哀?相信每位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

当威库斯身穿机甲,想要逃难时,人性的回归让他战胜了内心的自私与懦弱,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成全克里斯父子重回家园,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人类社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人间真情,当影片结尾闪回到威库斯在总部未发出的镜头时,他幸福地指着妻子的婚纱照,赞美温婉动人的妻子,那甜蜜的微笑和柔情的蜜意能否抵消内心的贪婪和欲望?

《第九区》,卡夫卡式的变形之旅启迪未知宇宙与人性哲思

妻子给出的答案是"他不会",但镜头中,那个孤独的外星人坐在废墟上,耐心细致地折叠着永不凋零的金属玫瑰花,那种凄凉与孤独再次印证了善良的存在。

人性究竟是一剂毒药还是一剂良方?在幽微黑洞中能否散发出感人的光芒?《第九区》启迪着观众们去深入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