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时间简史》:科学的终极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论去描述整个宇宙。

浩瀚的宇宙,神秘的地球。大道无边,小到无际,觉得自己是中心,其实不过是无数中心中的一个;

你可以唯我独尊,却又渺小如米粒,这就是很多人翻开《时间简史》那一刻的感受。

作为一个文科生,其实对《时间简史》《相对论》这样的作品是望而生畏的。之所以去读《时间简史》还是出于好奇。

上课时,一个老师说:真心建议你们读一读《时间简史》,它会让你的眼界开阔,甚至世界观都会有所改变。我很好奇,很想知道,霍金通过这部作品到底想说什么?而且想去验证这本书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01科普的外表下是对科学最真诚的敬畏

《时间简史》这本书是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是对科学的致敬。所以,从翻开的那一刻,就要记得不能太过主观,感性的去阅读,而应以一种科学的目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结合的思维去看待。

时间

书中说,大爆炸是时间的开始,而在宇宙开始之前,时间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过多纠结于“那大爆炸之前是怎么样?”这种问题,就是钻牛角尖了。或许真的是因为有了上帝的存在,才使宇宙有了意义。上帝厌倦了黑暗,就去追求创造光明,所以,才会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

“我可以很在你身后,像影子跟着光漫游。”我们看到的光是从很远的星系,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看宇宙,其实是在看它的过去。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神秘感

世界上的一切都很奇妙,世界万物的演化也是如此和谐,虽然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会存在,而且要以这种形式存在?人是什么?从哪来?以后又会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似乎无解。是科学,也是哲学。

就像书中谈到的一样:“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使人为难的世界中。我们要为自己在四周所看到的一切赋予意义并询问: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我们在它之中的位置如何,以及宇宙和我们从何而来?为何它是这个样子的?”

确实很为难,没有一个人能说出确切的答案。但不得不说,这是宇宙给我们留的一份神秘感。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黑洞

话说,光速是目前已知的物体的最快速度,但“一物降一物”,即使是光,也逃脱不了黑洞的束缚,黑洞的边界是事件视界。

“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的应用于事件视界:‘从这里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任何东西或任何人一旦进入事件视界,就会很快到达无限致密的区域和时间的终点。”

如果一个宇航员不幸被黑洞巨大的引力所吸引,那么等待他的是时间的终结和身体的撕裂。

“从这里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不同于我们以往所说的“破釜沉舟”,但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毫无希望,所以没必要心存侥幸了。当你靠近的那一刻,就表明你已经没有活的希望,没有存在的可能了。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那么黑洞究竟是什么呢?宛如地狱的深渊。

《时间简史》中提到,“黑洞是时空的一个区域,因为那里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严格来说,黑洞是由恒星引力坍缩形成的,它作为科学史上极为罕见的情形之一,在没有任何观测到的证据证明其理论是正确的情况下,作为数学模型被发展到非常详尽的地步。

关于黑洞有一句谚语:“黑洞没有毛。”即在引力坍缩后,一个黑洞必须最终演变成一种能旋转、不搏动的态,并且它的大小和形状只取决于它的质量和旋转速度,而与先前的性质无关。同时,黑洞并不是黑的。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02科学最伟大之处在于为描述宇宙提供简单的理论

霍金

说到黑洞,不能不提到本书的作者霍金(2018年3月14日去世)。他是一个充满了丰富想象力而又严谨的科学家。他的出生就带着神秘感。

霍金于1942年8月1日出生于英国牛津,生日恰好与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去世的纪念日是同一天。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霍金与剑桥大学博士·彭罗斯创立了现代宇宙论的数学机构理论,证明了奇性定理,获得了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除了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还是生活中的强者。他全身瘫痪,丧失语言能力,只能用可活动的三只手指和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动发出指令,通过电脑语言合成器发出独具特色的“电脑声音”来表达他的想法。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霍金也是现代科普作家。本书《时间简史》就是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被出版界称为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得科普范本。

比如,在讲“黑洞理论”时,就用到了一对宇航员情侣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鲍勃和爱丽丝。

两人接近一个黑洞时,爱丽丝因助推器失控被吸入了黑洞的引力陷阱,飞向“视界”,离“视界”越来越近,时间流逝的也越来越慢。

鲍勃看到情人动作越来越慢,并回头对自己报以微笑,慢慢凝固的笑容最后完全定格,像一张照片。

而实际上,爱丽丝感觉在引力的作用下,自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视界”,最后在巨大引力差的撕裂下成为基本粒子而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

勇敢的爱丽丝忍受着身体剧痛,在没有失去知觉、被黑暗吞噬之前,给心爱的人留下一个微笑。她虽死犹生,永远活在鲍勃的心中。

这个故事很感人,也很好的解释了“黑洞视界”。既有科普性质,也通俗易懂。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相对时间

《时间简史》中还谈到了相对时间的问题。

没有绝对的时间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测度,这依赖于个人在何处,并如何运动。人是不能把自己的时间测度强加给另一个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不同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

此外,“事件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对于电车上和铁轨上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所以没有理由认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异,是在个性上。

所以,如果有优势的话,理应是在个性上的优越感,而不是外在条件,可以说是与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关于“人是什么”的论述是一致的。

03科学和哲学告诉我们的道理:时间不可逆

科学原本属于哲学的范畴,但随着科学的技术性和数学化,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将自己质疑的范围从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知识到如今仅剩的语言分析。虽说,哲学家跟不上科学的步伐,但不能否认科学可以用哲学来阐释。

比如,书中提到了“任何粒子都有和它相湮灭的反粒子。”一个粒子能量再大,当遇到它的反粒子时,也会消亡。可以说是相生相克,也能说是一物降一物,总之,世界上总有一股能量保持着整个宇宙的平衡。

“时间好像一条笔直的铁轨,人们只能往一个方向前进。”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从三维转向了四维,这第四维就是时间。大家迷恋于“能否通过虫洞来进行时间旅行,穿越到过去”这样的问题讨论,然后答案是否定的。人世间,没有后悔药,从生到死,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单程的列车,走过了就没有回头的机会。

《时间简史》既是通俗的科学,也隐含着哲学。

为什么我们总是记着过去而不是未来,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朱自清也曾这样发问:“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霍金先生在《时间简史》中给了我们答案。

宇宙中,存在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时间箭头:

第一个,热力学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熵增加;

然后是心理学时间箭头,就是我们感觉时间流逝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可以记忆过去而不是未来;

最后是宇宙时间箭头,在这个方向上,宇宙在膨胀,而不是收缩。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所以,当我们低于时间的速度时,我们相对于时间向后运动,我们才能回到过去。如果超过时间的速度走到时间之前,那里没有时间、空间,完全是混沌状态,不会看到任何东西,也不能在那里存在。虽然我们渴望时间旅行,渴望“虫洞”能让我们回望前一秒的自己,但确实不可能的。

04总结

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

上帝在创造宇宙之前做什么呢?

答案是:时间是上帝所创造的宇宙的一种性质,在宇宙开端之前不存在。

看过《时间简史》,认识了霍金强有力的论证过程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浩瀚的宇宙中体会到了黑洞边缘的神秘,感受了大爆炸的壮阔;同时,也学到了霍金同命运抗衡、顽强不屈、乐观向上的态度。

阅读《时间简史》的意义不在于对科学有一个透彻的理解。

但我明白,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某件事情上,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都能让自己更好的把握那一刻。

《时间简史》:时间里藏着你我,你我皆是砂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