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二甲雙胍後,肚子疼痛?如何緩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鍾先生最近常常感到噁心,上腹不適,食慾減退,鍾先生很擔心,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了其他疾病,因為鍾先生最近在體檢中查出自己患有糖尿病,現在是膽戰心驚了。

於是鍾先生又來我們醫院做檢查,正巧遇到我值班,把情況跟我說了之後,我告訴他這是因為他口服二甲雙胍引起的腸胃不良反應,讓他不用擔心,先調整飲食,小劑量服用二甲雙胍,過段時間不適症狀就會漸漸消失。

吃了二甲雙胍後,肚子疼痛?如何緩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像鍾先生這樣服藥後腸胃不適的情況有很多,該如何緩呢?

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腹瀉、食慾減退,一些患者服用降糖藥後會出現這些腸胃不適的反應,許多患者因此中斷治療。其實大可不必,腸胃不適是口服降糖藥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適當改變服藥的時間和服藥的方法即可減輕或避免。最常出現腸胃不適的降糖藥有兩大類:雙胍類藥物和糖苷酶抑制劑。

雙胍類藥物所導致的腸胃反應主要表現為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口腔內有金屬異味等,常發生在服藥初期或大劑量服用時(每日劑量超過2500毫克)。

為了減少胃腸道反應,可以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加量,使身體逐漸耐受和適應,採取餐中或餐後服藥的辦法,減輕藥物對腸胃黏膜的直接刺激,經濟條件可以的患者,可選用對腸胃刺激性較小的腸溶片。

吃了二甲雙胍後,肚子疼痛?如何緩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糖苷酶抑制劑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應,主要表現為腸道內產氣過多,導致腹脹、腹痛、腹瀉、胃腸排氣增多等臨床表現,發生率約為30%。緩解方法可以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增加劑量,同時該藥要求與第一口飯一起咀嚼同服。隨著治療時間延長,多數患者腸胃不適的症狀都會減弱,多在兩週後緩解。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是不適合服用糖苷酶抑制劑的,如腸梗阻患者,近期曾做過腹部手術的患者;有嚴重胃腸功能紊亂及消化吸收障礙的患者。

這裡,楊護士長要提醒糖尿病患者:腸胃不適,小心糖尿病性胃麻痺!

患者在服藥後,出現腸胃不適的情況,如果在減少劑量後,持續2周以上情況沒有改善,這很有可能是糖尿病性胃麻痺。

糖尿病性胃麻痺的主要原因是高血糖造成迷走神經纖維水腫、變性,影響神經傳導而使胃腸功能失調,導致胃動力減弱,胃排空阻滯所致。此外,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升高,糖代謝過程中會消耗過多的維生素B1,造成維生素B1缺乏,導致神經營養障礙,加重自主神經病變而影響胃動力。

吃了二甲雙胍後,肚子疼痛?如何緩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胃麻痺往往是50歲以上的隱匿性糖尿病患者僅有的症狀。對早期診斷糖尿病有重要的價值,糖尿病性胃麻痺會造成消化吸收障礙,還會造成營養不良和貧血,繼而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老人一旦出現食慾減退、腹脹、嘔吐及體重減輕而找不到原因是,除了做胃酸及胃鏡檢查外,還應該做血糖的檢測。

最後,對於如何合理服用降糖藥,護士長也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

1、 口服降糖藥適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在單純飲食控制血糖水平仍較高者,不能用於1型糖尿病,以免因無效而延誤病情。

2、 應定時、定量遵醫囑服用,且需要做服藥記錄,包括藥名、劑量及增減情況、服法、服藥後反應、血糖及尿糖檢查結果、飲食情況等。

3、 各種製劑都應從較小劑量開始,按病情及療效逐漸增加劑量。

吃了二甲雙胍後,肚子疼痛?如何緩解?聽聽醫生怎麼說

4、 如果有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白細胞減少、肝功能受損或低血糖反應時,應該及時找醫生處理。

5、 長期服用某一藥物時,如果逐漸無效,則需要及時換另一種藥物。

6、 注意藥物配伍,合理使用劑量或慎重、禁用某些藥物。

7、 注意患者的肝腎功能,口服降糖藥在肝臟內代謝,如慎重排洩,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中不宜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