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的一些事情

2020年以來,中央高層頻繁發聲,多次強調“新基建”的建設。3月4日,政治局常務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於擴大基建投入對經濟增長下行的對沖力度,特別是“新基建”的規模和主要投向。關於新基建 你瞭解多少?下面我們就簡單瞭解一點關於新基建的一些事情。

1、什麼是“新基建”?新基建”區別於傳統“鐵路、公路、機場”等傳統基建項目,主要包含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方面。

2、“新基建”國家準備投入多少錢?

“新基建”總體規模測算:預計超1萬億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完成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2020年要實現5.5%-6%左右的GDP增速。這意味著固定資產投資要維持在 5%以上的增速,假設製造業和房地產投資增速維持去年相對水平,根據各類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按照基建投資25%左右的佔比,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投資增速達10%左右(2019年增速為3.3%),基建投資規模達15萬億左右。

“新基建”的一些事情

具體到行業層面,“新基建”中的軌道交通、5G和數據中心投資規模較大,預計2020年投資規模分別為5000億、3000億和1000億。具體而言,1)5G:2020年是 5G 商用初期,預計運營商開展 5G 網絡大規模建設,投資規模近3000億;2)特高壓:新規劃“7交5直”項目帶來約1800億元投資,2020年預計投資額預計超600億;3)軌道交通:全國6000多公里在建規模,2020年隨著基建發力,預計年投資規模在5000億左右;4)充電樁:2020年預計我國將新增公共充電樁15萬臺、新增私人樁30萬臺,投資規模約100億;5)數據中心:當前我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000 億左右;6)人工智能:2020投資規模約350億;7)工業互聯網:2020年投資規模達百億級。

3、各行業所佔比重大多少?

各行業投資規模測算

3.1 5G:2020年投資規模近3000億

具體到行業層面,以5G為例,按照中國信通院的預測,2020全國範圍內將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55萬個(截至今年2月初,中國三大運營商共在全國開通5G基站約15.6萬個),預計到2025年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

2020年是 5G 商用初期,預計運營商開展 5G 網絡大規模建設。預計電信運營商在 5G 網絡設備上的投資超過 2200 億元,各行業在 5G 設備方面的支出超過 540億元,合計為2740億。

3.2特高壓:2020年投資規模超600億

新規劃“7交5直”項目帶來約1800億元投資,2020年預計投資額預計超600億。新規劃共規劃了5條特高壓直流和7條特高壓交流項目,合計輸電容量達到5700萬千瓦,我們估算涉及投資金額達到1800餘億元。一般而言特高壓建設週期在2-3年左右時間,預計2020年全年投資額至少在600億以上。

3.3軌道交通:2020年投資規模在5000億左右

按照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的數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目前已進入高位穩定發展的階段,全國6000多公里在建規模,每年投資規模在4000億-5000億元左右,每年建成運營線路長度達800多公里。2020年隨著基建發力,預計年投資規模在5000左右。

3.4充電樁:2020年投資規模約100億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53.1萬臺,較2019年12月公共類充電樁增加1.5萬臺。

根據《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2020年預計我國將新增公共充電樁15萬臺、新增私人樁30萬臺。按照公共充電樁平均投資額5萬左右,私人樁投資額0.2萬左右,新增公共充電場站約 8 千座。因此我們預計2020年充電樁投資規模在100億左右。

3.5數據中心:2020年投資規模約1000億

按照《2019年綠色數據中心白皮書》,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000 億左右,包含基礎設施產品、服務器、網絡存儲、網絡設備等。預計2020 年中國規模以上的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8 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 萬平方米。

3.6人工智能:2020年投資規模約350億

根據IDC對中國人工智能市場的預測,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投資規模將達50億美元(約350億人民幣),到2022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投資規模將近百億美元,將形成一個新的極具規模的的產業生態。

3.7工業互聯網:2020年投資規模或達百億級別

我國工業互聯網還處在起步階段,前期投資包含了大量的通信、機械等硬件基礎設施投資,由於行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工業互聯網的總體投資節奏仍有較大的不確定性,我們預計2020年當年工業互聯網投資規模或達到百億級別。

四、本輪基建發力,社會資本或將發揮更大作用

基建投資資金來源可以分為四大類:1)自籌資金(以非標融資、城投債和PPP等為代表),佔比達60%左右;2)國家預算內資金(包括地方政府債和土地出讓金等方式),佔比達16%左右;3)國內貸款(銀行貸款等),佔比達16%;4)利用外資和其他資金來源,佔比為8%。

受制於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預計2020年基建資金來源更多依賴於中央財政支出和PPP等社會資金,此外國開債等政策性金融債也將成為重要資金來源。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明確提出“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這也說明在本輪刺激基建中,社會資本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