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国:街亭已失,诸葛亮为何仍要挥泪斩马谡

三国后期,刘备驾鹤西去之后,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独揽大权。

为了不辜负刘备三顾茅庐之情,果断开始了自己北伐的一生。为了使北伐成功,诸葛亮直接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强攻祁山,然后这一切都因为守街亭的马谡不听军令,以至于功败垂成,最终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话三国:街亭已失,诸葛亮为何仍要挥泪斩马谡


在蜀汉后期,即使属下犯错,为何一定要斩杀马谡呢?

其实,诸葛亮也是逼不得已,原因如下:

1.诸葛亮深得刘备信赖之后,关羽、张飞对诸葛亮也是颇有微词

2.马谡是自己的弟子

3.刘婵表面上傻乎乎的,但也不是神经大条,诸葛亮独揽大权,也担心功高震主,所以诸葛亮处处需小心。

4.诸葛亮办事依据一个“理”字。


话三国:街亭已失,诸葛亮为何仍要挥泪斩马谡


当年刘备托孤之后,所谓托孤,是吃定了诸葛亮会为了辅佐自己来辅佐刘婵一般,也明确诸葛亮重情重义,办事在理,如果主上托孤,即使有反心,因为已经答应也不会反水。

也就是说此时的诸葛亮不论权势有多大,但是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因为诸葛亮就是在照章办事,哪怕朝中臣子们议论纷纷,但是却拿不到诸葛亮任何的把柄。

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诸葛亮排除众议,坚决实行北伐的计划,都是因为他占了一个理字。


话三国:街亭已失,诸葛亮为何仍要挥泪斩马谡


马谡和诸葛亮师徒之情

马谡跟诸葛亮之间如同师徒之情,也可以说马谡几乎就是诸葛亮手把手教出来的好徒弟,在行军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把最好的方法全部传授给了马谡,就是希望他可以在街亭帮自己守的时间长一些,好让自己在祁山取得最大的战果。

但是自己的弟子犯错,如果不言加管教,恐怕无法服众。

说实话诸葛亮这一次的北伐,也就是打个时间差,可是时间差直接胎死腹中,当时的诸葛亮听到马谡失败的消息,除了怒其不争,更多却是看到了一个不听话的属下。也看到了因为这次失误,从此北伐已失去意义,蜀汉也命不久矣。

其中既包含了对马谡的失望,也对自己事业的无望,同时也打消了别人对此事的观望。

马谡军令不从也是大忌,也动摇了自己的权力和威望/


话三国:街亭已失,诸葛亮为何仍要挥泪斩马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