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誓讓荒山變金山

春光滿眼,山色盈懷。

入春以來,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夯實鄉村振興基礎,獨山縣各鎮村瞄準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體系優化,在持續激發產業發展活力和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的同時,積極創新產業發展途徑,大力開拓產業發展空間,探索出了“向山要地”“開發荒山”“產業上山”的山地產業發展新路。近日,筆者走進各山鄉村寨,深入攻堅一線,真切感受了幹部群眾“誓讓荒山變金山”的蓬勃幹勁和堅定決心。

水巖村:桑樹苗種到了山坡上

基長鎮水巖村,交林組附近山頭,一株株新栽下的桑樹苗正在迎風吐綠。40來歲的村民吳煥培正帶著好幾個群眾,熟練地操作著幾臺小型旋耕機,在一條條梯帶上翻地、鬆土、起壟。

最近兩年,吳煥培都在村平臺公司“貴州商盛”帶班管工,和鄉親們一起鋤草施肥、修枝剪葉、採桑養蠶,每天工資100塊錢左右。而讓吳煥培正忙碌著的這片高山桑園,就是“貴州商盛”今年新開闢的桑葉種植基地,吳煥培笑著說:“桑苗們都‘爬’到了坡坡上,我們當然也跟著上山幹活啦!”

水巖村是個深度貧困村,近幾年來,該村依託貴州商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平臺公司+種植大戶”的形式,推進實施種桑養蠶,利用山間田壩發展了1000畝桑園,建起了10000平米蠶棚。同時,還以“平臺公司+種植大戶+農戶(貧困戶)”的形式發展了刺梨900畝,以“種植大戶+農戶(農戶)”的形式發展了茶葉1200畝,形成了桑蠶、刺梨、葉茶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但由於水巖村地處偏遠、地形複雜,田地稀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產業特別是桑葉種植的規模化發展,對全村產業體系的整體優化產生了不利影響。為突破這一資源性發展瓶頸,今年春天,水巖村“村兩委”和“尖刀排”深謀遠慮,把發展目光投向了當地豐富的荒山草坡和野地資源,決心開荒拓野,主動向山要地,建設高山產業基地,闖出全新發展路子。

“開發、利用好荒山,既節約了土地資源,又降低了流轉成本,還促進了生態建設,推動了綠色發展,將環境劣勢轉化為優勢,為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拓展了更大空間。”基長鎮黨委委員、村第一書記孟凡科說,目前,全村已在交林組一帶開墾出了1000畝荒地,並完成了700餘畝桑苗種植,桑苗間的辣椒配套種植也在快速推進,一座座沉睡的荒山野地逐漸被愉快的勞動歌聲喚醒。

此外,水巖村的數千畝荒山上,開墾力度還在進一步加大。村裡已與貴州神璽集團簽定了種植協議,將於4月上旬推進實施200畝辣椒和200畝毛豆種植項目;同時,將依託財政扶貧項目資金支持,新建1000畝高山茶園,茶產業規模將達到2200畝以上;積極申報並建設完善產業路等配套設施,切實優化發展環境。

依託一座座高坡荒地的華麗轉身,水巖村將有效建立“春季採茶製茶、夏秋採桑養蠶、冬季管護桑茶”的一體化特色帶動模式,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有效促進產業發展體系不斷優化,不斷推進培養農民隊伍職業化,全面釋放出更加蓬勃的發展活力,為“美麗水巖”的振興發展提供綠意盎然的產業支撐。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高山桑園新種下的桑樹苗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山坡上的刺梨種植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在高山上新墾出的種植梯帶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吳煥培在操作旋耕機

北盛村:李子樹栽上了高坡頭

下司鎮北盛村,陸家寨組附近,村民何應群正在山頭上查看她家李子苗的生長情況。今年春天,看到鄉親們都在開墾荒山,何應群也不甘落後,一家人硬是在荒草叢中闢出了10來畝地,種下了600株蜂糖李苗。

看著一株株李子苗在春風中吐露新綠,讓人忍不住誇讚何應群對李子苗的管護十分到位,她卻指著不遠處另一片已經長了一米多高的李子林說:“那一片種得最好,陸金禮家的,我就是跟著他家學種的!”

何應群口中的陸金禮也是陸家寨組的村民,2017年底,他打聽到安順鎮寧的蜂糖李種得很好,前往參觀學習後,就打起了開發荒山種植蜂糖李的主意。2018年,陸金禮把家裡十來畝荒山全都開闢出來,種上了500來株蜂糖李苗。試種成功後,今年春天,他又墾出一片荒山,新栽了500來株李子苗,規模擴大到了20來畝。讓陸金禮沒想到的是,他的嘗試種植,居然為北盛村打開了開發利用荒山的發展新路。

近年來,北盛村積極推進實施種桑養蠶和精品葡萄等產業,基本覆蓋了村內大大小小各個壩區,現有田土資源已經利用得所剩無幾。看到陸金禮開荒種植蜂糖李,一直在思索如何開拓全村產業發展新局面的村幹部們,很快就從中受到了啟示。在對全村荒坡野地資源全面摸底後,村裡決定創新發展模式,實施“向山要地”,推動“產業上山”,決心走出一條山地產業的路子來。

經陸金禮引薦,村裡組織幹部群眾和種植能手赴安順鎮寧縣,對當地蜂糖李產業的發展環境、種植管理、銷售渠道、市場營銷等情況進行了綜合考察,結合北盛村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決定將蜂糖李作為“產業上山”推廣項目,並選取陸家寨組作為“向山要地”試點先行區。

為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村裡組織黨員和大戶帶頭種植,實施發展引領。村黨總支書記王朝華在紫薇組“一口氣”種了40畝1700株;來自陸家寨組的村委副主任陸金如種下了50畝2000株……看到村幹部帶了頭,鄉親們吃上了定心丸,紛紛行動起來,加入了開荒種植行列。

在村裡的組織推動下,陸家寨組一帶今春已開出近2000畝荒山野地,組上20多戶村民幾乎都參與了墾荒種植,目前已種下1300餘畝蜂糖李,昔日無人問津的草坡頭,成為了鄉親們眼中的金土地。

“目前,村裡已圍繞蜂糖李項目作好了進一步發展規劃,將依託村內‘日泉農牧’生豬養殖基地,利用有機豬糞資源,全程實施生態種植,著力培育綠色品牌。”縣民政局副局長、村尖刀排排長李季介紹,同時,該村還配套發展林下生態養殖,推進形成種養一體化發展模式,將村裡數千畝荒山草坡改造成為一個個花果飄香、生機盎然的山地產業帶,走出一條集休閒觀光、農旅結合、種養體驗於一體的綜合發展道路,讓“美麗北盛”美得更有內涵。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新栽的李子苗已經成活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新墾出來的種植梯帶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州林業局專家現場開展李子種植培訓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村民何應群在培土護苗

旗山村:產業帶佈滿了荒草地

百泉鎮旗山村,弄江組一帶山頭上,一棵棵櫻桃樹在春陽下盡情歡笑。櫻桃樹下,村民胡光勇正向幾位農技專家認真諮詢著,學習櫻桃種植的管護技能及病蟲害防治要領。

胡光勇是村裡的貧困戶,通過村裡落實系列幫扶政策,他搬到了縣城附近的堯梭花園安置區,擺脫了貧困。搬遷後,為過上更好的生活,胡光勇打起了老家荒山的主意,近幾年來,他承包寨子附近的荒山草坡,先後種起了300多畝李子和100來畝櫻桃,成了當地有名的種植大戶。入春以來,村裡為開發這片荒山而申報建設的2公里產業路已落地實施,更加提振了胡光勇的發展信心,他打算進一步提升管護水平,將這片高山果園建設得更加生機勃發。

在擺略組的一道山嶺上,一株株桃子苗已一米多高,村民吳志華正一絲不苟地查看桃子掛果情況,吳志華肢體患三級殘疾,但他身殘志堅,不等不靠,近幾年來,在村裡的幫助下,開墾了60畝荒山,先後種上了桃子和柑橘。看著桃樹已掛滿了綠油油的幼果,吳志華十分開心,“開出了荒坡,種上了水果,好日子就不愁啦!”

一直以來,旗山村高山大嶺、田土稀少,產出十分有限,很多寨子處於“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艱苦境地。近年來,該村通過對42個自然寨中的40個實施整體搬遷,從根本上幫助當地549戶2166名貧困群眾徹底擺脫了困境。為做好搬遷群眾的後續發展保障工作,使他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旗山村積極創新發展思路,推動“產業上山”,發展山地產業,全力解決鄉親們的後顧之憂。

據縣工信局駐旗山村第一書記何永遠介紹,近年來,村裡充分盤活搬遷群眾的承包地、林地、宅基地等現有資源,同時積極開發利用荒山野地,有效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以土地流轉、合作開發、入股分紅等形式,推動發展經果林、公益林、中藥材等各種綠色產業,先後實施了青梅2000畝、無患子800畝、松樹3900畝、海花草300畝、精品水果500畝、中藥材150畝、仿野生菌類231畝等十來個生態種植項目。

如今,穿行在旗山村的山間林地,隨處都可以看到一座座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高山果園或種植基地,成為當地一道道引人注目的亮麗風景線。

截至目前,全村共計開發利用荒山草坡8981畝,在山間嶺上建起了一條條色彩斑斕的高山產業帶,以活力四射的綠色生態經濟,為所有搬遷群眾創造持續穩定的發展收益,讓他們的幸福之路走得更加穩健。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正在建設中的高山產業路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胡光勇向農技專家認真諮詢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種植大戶胡光勇在查看李子樹掛果情況

独山:誓让荒山变金山

長勢喜人的高山櫻桃

後記:

“疫”後花開春意滿,產業上山景色新!

獨山立足當地環境條件,積極實施向山要地,盤活固有土地資源,努力拓展產業空間,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綠色經濟,把一個個生態產業推上了大坡頭、高山嶺,把一片片荒山野地變成了花果山、種植園,既美化和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又拓展和豐富了群眾增收渠道,探索出了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新路。

水巖、北盛、旗山三村著眼“山地產業”推進實施的“向山要地”“產業上山”一系列實踐,生動體現了當地幹部群眾敢於創新、勇於求變的勇氣和膽識。“人到山前必有路”,只要堅持為民初心,心繫民生髮展,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走出困境,闖出一條符合當地發展實際的新路子,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打下堅實基礎。(通訊員 李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