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历史符号下的求生之路


敦刻尔克,历史符号下的求生之路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历史课本上,是德国闪电战中撤退的奇迹, 是盟军开辟西线的火种。因为英国的不妥协,德国不得不又一次走上了一战时双线作战的老路。那个在占领法国前步步为营的第三帝国,完全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贸然的启动了带领德国走向灭亡深渊的巴巴罗萨计划,这是在敦克尔克撤退事件一年后发生的事情。

回到这次的电影。

从《黑暗骑士三部曲》封神的诺兰,这次抛弃了自己以往的风格,第一次拍摄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剧本的《敦克尔克》。此前,无论是《致命魔术》还是《盗梦空间》,无不是对观众智商的一次鞭挞。而这次,诺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40万人聚集在沙滩上的大逃亡,没有高深的哲学,没有复杂的心理学,更没有伟大如布鲁斯韦恩那样的超级英雄,甚至连诸如小丑这样的个性反派也不曾出现。喂喂,这可是二战耶,为什么连个邪恶的德国人的影子都没有。

阴沉的画面色调充满了颗粒感,嗅无人迹的法国小巷,沙包堆积的阵地后,趴着两个法国士兵,一个逃亡的英国士兵越过防线,随着背景音乐配合着人物奔跑时颠簸的身体,路得尽头是广袤的海平面,和人头攒动的沙滩,这是电影映入我眼帘的第一映像。

一般说来,但烦战争电影,拥有明确的主观意识,是正义与罪恶的对抗,是血与泪的交融。挥斥方遒的大将指挥着蔽日的军队在装甲车的掩护下推进,亦或是鸣击长空的战斗机伴随着匍匐于海面的巨型战列舰相互周旋。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电影院,那么恭喜你,很可能你会在电影放映一半的时间里,捏着手中的电影票远远扔进垃圾桶,啐了一口唾沫说:“什么玩意。”

没有炫酷的特效和夺人眼球的大场面,有的只是白茫茫的大海和人潮汹涌的士兵。无助、绝望、几近奔溃的英国人的身后是蠢蠢欲动的德国装甲师,头顶上呼啸而过的战机不时的投下炸弹,轰炸着满是士兵的海滩。那种被死亡不断压缩在一起的气氛和人们渴望活下去的希望才是本片的主题,就连历史本身,也只是电影的舞台背景的一部分。

电影采用三线叙述的方法展开,地面上绝地求生的士兵;海面上远赴而来的船民;天空中擀旋迂回的飞行员,三个场景穿插在一起交相呼应,导演的叙述技巧非常到位,配上全程低鸣的鼓点,将战场的紧张气氛烘托到了极致,第一眼我还以为是昆汀附体,可能拍电影前,诺兰也是在无聊之余随便翻到了昆汀的电影,啃着薯片扣着脚,看完了《低俗小说》后突发奇想也说不定,当然,以上只是调侃。

说说电影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点吧。

沙滩上面如死灰的英国人正等待着登上回家的战列舰,当前来轰炸的德国飞机呼啸而来时,满是绝望的士兵们按着脑袋趴在沙滩上,安静的什么也不做。滑翔而过的飞机的轰鸣渐渐消散在海风中,“嘭”远处的沙滩在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中扬起高高的沙子,紧接着第二第三颗炸弹连成一条直线依次爆炸,几个运气不好的倒霉蛋随着沙子一起飞上了天,再也没有出现在视线里。没死的人渐渐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沙子,继续安静的望着海平面。

登上开往英国战列舰的士兵们,满脸泥垢的小伙子们在惊魂过后,披着分发的毛毯,在船舱中捧着热茶吃着涂满果酱的面包。死里逃生的年轻人,举着杯子庆祝彼此逃离升天,他们不知道,一颗满载复仇烈火的德国鱼雷正飞速接近,接下来的,只是一场安静而窒息的水中屠杀。

诺兰用别样的角度展现了战争的恐怖,死亡降临时从来不是大张旗鼓地审判,只是安静的消失在时间和空间中,那种没有任何征兆和选择的余地,正是战争可怕的一面。

士兵们握着枪逃离战场,平民们驾着船奔赴战场,飞行员掩护撤退的盟军,与德国战机缠斗到最后一刻,为了同一个目的,“活下去”。

电影想展现的,并不是老谋胜算的政治家如何运筹帷幄,也不是战争中高尚的民族大义,诺兰通过银幕,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战争的阴影下,众生的渺小和命运的无奈,你问我什么是战争,诺兰告诉你:战争就是个体的生与死,无关其他。

在沈从文的小说《懦夫》中,主角面对众人的非议时,如是说:一个学生和一个军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当然不会一致。从不离开学校的青年学生,很容易把“战争”二字看成一个极其抽象的名词。这名词包含了美丽同恐怖,荣誉或悲壮,血与泪,爱与毒,百事综合组成一章动人伟大的诗歌。至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军人呢,战争不过一种“事实”而已,完全是一种十分困难而又极其简单的事实。面对这种事实时,只是“生”和“死”,别无他事可言。

同样在电影中,当道森先生的儿子看到哆嗦不止的士兵死也不肯回到前线,问道:“你觉得他是懦夫吗?”

“不,孩子,他只是刚从死亡那边回来,他需要适应。”

一切战争电影在他从摄影机中拍下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是为了反对战争而生的。我想,这就是诺兰所想表达的情感吧,毕竟,历史符号中掩藏的,是每一个士兵各自的求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