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文|莫子午

《方方日记》引发的争议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或许,这段争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偃旗息鼓,恰如历史上很多人、很多事。在这样一个节点,《方方日记》已经不再只是日记那么简单,他已经被支持者、反对者当作最大的论据来源。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方方日记

一路看来,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理解方方的,比如孙立平。

作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对《方方日记》乃至方方本人,表达的更多是一种理解。他为方方感到委屈,甚至在看完方方的自我解释后,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孙立平认为,我们缺乏一种共情的能力,我们存在很多的分歧和撕裂,别用现在的风轻云淡来指责日记的凄凄惨惨负能量。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孙立平

当然,在理解之外,孙立平也多了一些思考,他认为在国外出版一事上,方方对外文版封面、题目、序言等问题存在失察的问题和责任。

比如张抗抗。

说实话,张抗抗的角色是有一些特殊的,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国务院参事,这两个头衔确实有些耀眼,或许正是如此,她对方方的理解才显得有些不一样。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张抗抗

张抗抗曾经叫"抗美,后来她的父亲觉得这个名字重名太多,就改名叫"抗抗"。人如其名,她本人对抗争精神是比较看重的,在她的作品里,时常透露这样的痕迹。

因此,张抗抗把《方方日记》理解为一种抗争精神的体现。她曾经转发《方方日记》中的一段话:如果你习惯了在黑夜之中摸索,别人的一点亮光,都会让你觉得刺眼。这段话应该算是很明显地表达对方方的理解。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张抗抗


前不久,张抗抗撰写了另一篇文章《杜甫,你为什么要递刀子?》,这篇文章算是她为方方再一次发声,直面的,正是"方方给敌人递刀子"的说法。

实质上,方方以及《方方日记》被争论的今天,非黑即白可能是最主流的声音,尽管如此,这里还是要说一些大家认为的"和稀泥"的话。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方方

我认为,整场争论的中心问题大概是两个:一是真与假,二是出版问题。

对于真假问题,个人认为是难以定论的。在《方方日记》里,有真有假,有些事情确实被证为谣言,至于是可以造谣还是被误导,我更倾向于后者。毕竟在那一段时间,很多东西没办法亲身考证。即便是如此,方方还是应该负一些责任的,既然她本人是把这当作纪实的东西,那么就应该慎重一些。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而出版问题应该是争吵最厉害的问题。方方可以出版这份日记吗?可以。应该出版这份日记吗?应该。但值得商榷的是,《方方日记》出版的契机并不正确,那段时间正好是某些国家对我们恶意抹黑的时候,《方方日记》恰好出版于那个时间点的那个国家,确实会伤害我们的情感。

原因孙立平的说法:我们存在很多分歧与割裂,缺乏共情能力。一方面,方方不能共情我们为什么反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共情她写下这本日记时的心态,这是双向的共情缺失。正如胡锡进说的,方方完全可以更大度地面对我们的批评;当然,我们其实也可以用一种更包容的态度面对《方方日记》(并不包含出版行为),这应该是一个包容不同、有多种声音的社会。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方方

至于割裂,就更加明显。方方的理解者和支持者基本上都是如孙立平、张抗抗之类的人,这应该是大多数人认知里的高知分子,所以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事情。但事实决定了,作为平头百姓,我们更习惯用感性说话,因此更倾向于评判方方和《方方日记》。

力挺方方,要抗争!张抗抗、孙立平齐发声支持方方

孙立平

不过,批评方方的人也好,支持方方的人也罢,完全应该去读一读《方方日记》的内容,而不是被漫天扑来的声音盖住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空口无凭,都未免显得太苍白无力。此外,很多人喜欢把方方所在的群体一棒子打死,这一点其实太过极端,如果你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去读他们的论点,你会发现或许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PS:关于孙立平和张抗抗的观点,仅为截取,希望大家不要断章取义,最好去看看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