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大家好,我是蔣北北,感謝你們的關注與支持!

進入3月份,隨著企業財報的陸續披露,最近我開始寫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與估值的文章,並且把自己的分析結果分享給大家,業餘時間喜歡投資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分析結果進行輔助判斷,當然了,寫文章之餘,我也在不斷地讀書學習,努力提高分析與判斷能力,希望我的分析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寫分析有一個星期了,這一個星期大概分析了十家企業的財務報表,並對企業的每股股價進行了估值分析,在後臺也收到了一些朋友的私信,諮詢我一些關於財報與估值分析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有關閱讀哪些書籍和如何看估值結果的方面,在這裡,我來跟大家交流一下。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一、閱讀哪些財務分析的書籍?


推薦以下幾本,供大家參考:

1.《一本書讀懂財報》肖星

肖星老師的這本書對會計科目介紹的非常詳細,把整個財務報表解釋的也很通透。

2.《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劉順仁

這本書以沃爾瑪公司為例介紹了三張會計報表,重點從經營者的角度對公司的競爭力進行了分析。

3.《財報這麼有趣》鍾朝宏

這本書的文字比較有意思,不但講解了財報,還講了一些估值指標以及投資知識。

4.《財務報表分析》馬丁 弗裡德森

這本書對價值投資分析的比較透徹。

5.《手把手教你讀財報》唐朝

這本書主要以貴州茅臺為例,從投資者的角度對各個財務指標進行了分析。

6.《財務報表分析與股票估值》郭永清

這本書以現金流量表為基礎對企業進行估值,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比較好。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二、閱讀哪些估值分析的書?


1.《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

這本書是作者專門為業餘投資者所寫的,作者是巴菲特的老師,倍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2.《估值真規則》帕特 多爾西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自由現金流折現法的使用,對價值投資有很好的講解。

2.《估值的藝術:110個解讀案例》尼古拉斯 斯密德琳

這本書分析了股神巴菲特的20個投資案例,包括成功與不成功的投資,對巴菲特的估值思路進行了分析。

如果可愛的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財報分析和估值分析的書?歡迎來留言區留言!!!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三、如何看估值結果?


一些朋友看到我的分析裡有兩個估值結果,一個是區間法的估值結果,另一個是加權法的估值結果,有的朋友問我該看哪一個?

我來舉個例子?(珀萊雅)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以上是珀萊雅的估值計算,珀萊雅的盈利穩定、分紅穩定、營收高速增長以及自由現金流穩定,因此我用了5種方法,每一種估值方法的結果都不一樣,是因為用到了不同的視角,比如市盈率法和市淨率法以及簡單股利折現法用到了歷史的眼光,使用過去的財務數據來計算所得;而升級版股利折現法、成長股估值法和自由現金流折現法則用到了未來的眼光來進行計算,在計算當中對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了預測。這說明了什麼?一種估值方法可能存在片面的視角,因此運用多種估值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單一估值所帶來的視角缺陷。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以上是對珀萊雅的兩種綜合估值方法:

第一種,區間法,主要是對上面六種估值計算的結果進行了區間劃分,最低價20.46元就是區間法的下限,代表這家公司股價可能最低到達的程度,最高價118.48元就是區間法的上限,代表這家公司股價最高可能到達的程度。大家可以看到,區間法的跨越度可能比較大,因此這種方法是一個模糊的區間劃分,運用這種方法,投資者可以對一個公司的股價波動大致做一個區間判斷。

第二種,加權法,主要是對上面六種估值方法進行加權處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前面也提到了,每一種估值方法都用到了不用的視角,有歷史眼光的,也有未來眼光的,加權法就是把歷史眼光和未來眼光相結合而得出一個綜合加權估值結果,這樣得出的估值結果更接近一個企業真實的價值水平。

比如這裡計算出珀萊雅的綜合加權估值結果為59.46元,與當前股價118.20元進行對比,加權估值結果遠低於該公司的當前股價,那麼就可以判斷目前珀萊雅的股價是高估的,大家就可以觀望,目前不是好的買入機會。

估值解答,我是如何解讀股票估值結果的?

為什麼要加一個安全邊際買入呢?

舉個例子:A公司

蔣北北通過財報分析找出一家不錯的公司A,通過上面的估值方法計算出A公司的加權估值結果是20元,而目前該公司的股價是17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買入呢?一般的思考是買入,但是在這裡還是要考慮市場環境的影響,如果市場環境是不好的,可能A公司的股價會跌倒12元,按照價值投資的邏輯,雖然最終會迴歸20元的價值面,但是當你17元買入時,你的每股購買成本還是增加了5元,如果你購買1000股A公司的股票,就先虧了5000元了,所以在計算出的加權估值結果基礎上再加一個安全邊際,就可以較大程度上降低購買風險和成本,一般情況下我們打3個折扣,分別是7折、6折和5折,當你7折買入的時候就是14元,如果股票價格真的下降到12元,那麼你每股只虧2元,比你17元買入時降低了3元的成本,未來A公司股價迴歸到20元,那麼你的盈利就是每股6元,比17元買入時多盈利了每股3元,說明加入安全邊際買入時,購買成本和風險降低了,未來收益增大了。

有人問了,我7折買入,如果股價跌到6折甚至5折買入區間怎麼辦呢?

如果你通過財報分析發現這是一家好公司,公司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大可不必擔心,越往下跌,我們適當加倉就行了,因為購買成本和風險是低的,未來上升的空間大於下降的空間,未來收益的空間大於虧損的空間。

還有人問了,如果A公司計算出的區間法上限是30元,那麼當股價漲到加權估值結果20元時,我該全部賣出嗎?

這裡可以這樣來分析,當股價上漲到加權估值結果20元附近時,我們可以減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留下部分倉位去博區間法的上限30元附近。(當然這裡如果能結合技術面分析,或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些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歡迎大家積極留言和評論,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一)

估值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估值的結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公司的發展,估值的結果也要根據公司的業績來進行動態調整。樂觀的人估值相對偏高,比如,一些分析師對珀萊雅的的估值結果是每股130元,甚至有到每股140元的。保守的人估值相對偏低,比如,一些分析師對珀萊雅的估值結果是每股100元,也有99元的。因此,要進行準確的估值,除了定量分析,還需要對行業和公司進行定性分析,形成自己的估值邏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運用多種分析方法進行綜合判斷。

(二)

學習是為了更好的投資,相信自己的分析,不盲目、不隨大流,堅持獨立思考,給到機會就進入,機會不好就耐心的等待,等待往往擁有更高的機會成本,控制風險永遠是第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