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战"疫"不放松,科研不停歇。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杜仲研究团队苏印泉教授、赵善廷教授、张强副教授等一行前往扶风县杜仲基地,调研杜仲育苗、苗木移栽、基地建设等情况,由此开启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杜仲叶林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的任务实施。

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单科单属单种的活化石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胶源植物,其产业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目前,杜仲种植生产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鼓励发展产业,杜仲树叶被列入国家卫计委新资源食品原料名录。

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杜仲叶林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于3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批准立项,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方单位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仲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日方单位是大阪大学,项目主持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青年教师朱铭强副研究员,项目执行期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

早在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与日本杜仲研究中心签约,联合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仲研究所。日本杜仲研究中心系日本杜仲研究会会长、大阪大学教授小林昭雄先生于2016年创办,代表了日本杜仲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仲研究薪火相传,已有3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学校在种植开发模式、基础研究、资源培育和产品开发、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成果不断。研究团队发现了杜仲叶林模式兼具水土保持和资源利用的优势,为旱区大面积推广杜仲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团队指导科技型创业公司开发的杜仲精粉系列产品于今年3月获得了国家实验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为杜仲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次"杜仲叶林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通过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和日方的技术优势,开展杜仲集约化栽培模式技术研究,解决杜仲功能食品和保健品开发、杜仲胶生化高效提取、杜仲动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和杜仲木材热解制备医用植物酸等关键科学难题,推动了我国杜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仲研究团队已在陕西咸阳、宝鸡和榆林、河北、新疆等地累计推广杜仲叶林种植基地2万多亩,团队技术支持的"杜仲订单式林业科技项目"入选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主办的《中国企业扶贫蓝皮书2019》,并获评优秀案例奖,杜仲叶林助力乡村振兴的项目也受到学习强国、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中日合作!陕西高校开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已有30年研究积淀

疫情当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研团队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只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杜仲这种集"生态"、"药用"、"胶用"三大功能于一身的神奇植物资源早日造福人类

关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