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1900年秋天的一个深夜,风雨飘摇的紫禁城,前门城楼子底下,守着一帮荷枪实弹的八国联军的士兵,他们正在守着城楼之上悬挂的几颗示众人头。这时候,突然从夜色当中窜出一条人影,悄无声息的,几番闪转腾挪,这个人迅速的攀上城楼,取下其中一颗人头,消失在茫茫的夜色当中。

这既不是电影里的片段,也不是小说,而是一件真事,就是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一幕真实的场景,这条黑影是谁呢?这颗人头又是谁的呢?这条人影你一定听说过,他就是晚清赫赫有名的津门大侠叫霍元甲,而他从城楼上取下的那颗人头,他的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京都大侠大刀王五,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他的人头为什么会被挂在城楼上示众?霍元甲夜盗人头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呢?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王五与霍元甲

大刀王五的真名叫做王子斌,1844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幼年父母双亡,12岁时在沧州城一家烧饼铺当伙计,直到他遇见一个叫李凤岗的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一天,到附近的成兴镖局去送烧饼,院里都是镖师都在练功,心里很是羡慕,后来就经常偷偷的在镖局外面偷看学习。直到一天镖局掌柜李凤岗发现有人在门外偷师学艺,结果发现是一小孩,就问:“你为什么要偷看我们练功呢?”王子斌把自己贫苦身世及自己喜欢练武一说,李掌柜发现眼前这个孩子,虽说穿的破破烂烂的,但是面带英气,骨骼清奇,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他又让王子斌耍了几套偷学来的功夫,发现居然打得有模有样,很有悟性,顿时李掌柜心里起了爱才之心,并且收为徒弟。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他开始跟随师傅行走江湖,随着年龄的增涨,王子斌不仅功夫练得好,社会阅历也在不停的增涨,在镖师的这个行业中渐渐有了名气,最后成为中原地区名气最大的镖师之一。他除了有一身的好功夫之外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人特别仗义,朋友只要有难处他都会帮忙。他大刀王五的名号也与这有关系,他曾经周济过一个老头,这老头教了他一套单刀的刀法,被他练到炉火纯青,并且找人打造了一口100斤重的大刀。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30岁时远走北京,在今天的前门外西半臂街,开了一家源顺镖局。凭着大刀王五的金字招牌,很快源顺镖局成为京城八大镖局之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影响他后半生命运的人,就是谭嗣同。他们俩很合胃口,很快成立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还有一种说法是谭嗣同拜王五为师),他从谭嗣同那里学到了从没听说过的思想和道理,而且成了谭嗣同搞维新运动的强有力支持者。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王五和谭嗣同

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斩首,有文献记载,谭嗣同的尸首就是王五收捡送回湖南老家的。影视剧中都还有王五劫法场就谭嗣同的情节,这些都是虚构出来的,实际上没有的。由于与谭嗣同等人的关系亲密,他自然也成了慈禧关注的对象,为了避难,他去了天津,也是在这个是认识年轻的霍元甲,一见如故,遂成至交。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影片中王五和霍元甲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王五也秘密潜回北京,这一去却是英雄末路。八国联军向清政府提的停战条件之一就是严惩义和团,而王五在天津避难的时候曾做过天津义和团的武术教练,他的很多朋友也都参加过义和团,这个时候都来投奔,源顺镖局成了义和团的一个避难所。由于小人告密,慈禧派兵来抓的时候,怕连累朋友,束手就擒,之后朝廷又把他当成义和团的首领,交给了八国联军,最后被德军杀死于北京前门外东河沿,年仅56岁,一代京师大侠就这样憋屈的死去,洋人还惨无人道的把他的头砍了下来,挂在前门楼子上示众,这才有了开始一幕,津门大侠霍元甲夜盗人头。

从一个孤儿到流芳百世,一代大侠憋屈死去,人头还挂上城头示众

义和团

大刀王五的死亡民间也有很多的流传,这里就不一一去说了,王五为了义气支持谭嗣同,为了民族大义,主动与八国联军奋战,所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大侠。

从一个四处流浪的孤儿,到流芳百世,大刀王五用他传奇的一生,生动地诠释了那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