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聪明的父母这样做,太有效了!

孩子不喜欢走路,走两步就又哭又闹,吵着要家长抱,不抱就赖着不走;

在商场看见喜欢的玩具,家长不买就赖着不走,在地上来回打滚哭闹;

想吃冰淇淋,但是家长不允许,就开始发脾气;

.....

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景,为家里那个任性、不讲道理的“小恶魔”所苦恼。只要他们的需求不被满足,就开始哭闹、撒泼、满地打滚,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办法来让你妥协。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聪明的父母这样做,太有效了!


面对这类情况,以下几种做法,看看你是否中招?

【妥协型】“好好好,给你买!”“行行行,只要你不哭,想怎么样都行!”

孩子为实现某个目的而哭闹,其实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一旦发现父母因他的哭闹而妥协后,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把哭闹作为一种要挟父母、达成目的的途径,甚至愈演愈烈。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聪明的父母这样做,太有效了!

【暴力制止型 】“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了!”

一顿吼、一顿打,制止孩子无理取闹的效果确实明显,但这时让孩子止住哭闹的原因并不是源于理解,而是对大人权威的畏惧。长此以往,要么孩子越来越不愿真实表达自己的需求,要么同样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

【讲道理型】 “宝贝,这种娃娃家里已经有好多了”“晚上快十点了,你需要休息,咱们得回家了……”

在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时刻,家长说的话,对于他们都像噪音,根本听不进去,也不会听,所以此方法基本不奏效。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聪明的父母这样做,太有效了!

【冷处理型 】“哭,使劲儿哭,我不管你。”

家长明白孩子的小心思,哭闹都是带有目的性的,也明白打骂、讲道理并没有用。因此,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选择离开孩子的耍赖现场,等孩子自己哭够。这样做确实不会让孩子越来越肆无忌惮,但可能在传递一种信息:不听话、不懂事,爸爸妈妈就不爱你,更不愿意搭理你。

打骂不对,讲道理没用,不理不睬也容易让孩子误解,那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哭闹是因为痛苦,3岁以后的孩子,哭闹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她还曾强调,孩子6岁之前家长要学会说"不",但不是靠打骂来让孩子屈服。

如何应对孩子的哭闹要挟?李玫瑾给家长支招,提到4个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骂,会给孩子留下不文明的印象。

第二、不要打,孩子还小,你打他不公平。

第三、不要说教,孩子正闹着,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

第四、不要走开,他闹给你看,你就看着他闹,等他情绪平复。

当孩子用哭闹要挟你,聪明的父母这样做,太有效了!

李玫瑾教授关于孩子哭闹的态度,提炼出来其实就是“陪伴但不妥协”。陪伴会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但对于他不合理的要求就是坚决的“不”,这是原则,更是规则。等孩子情绪完全平复以后再进行沟通交流。

了解孩子之所以想拥有一样东西的原因之后,再说一下你为何会拒绝她的理由。

当然不要光简单的拒绝,还要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孩子想吃冰淇淋,可以告诉孩子,你不可以吃冰淇淋,但是可以选择其他的。这样的话,孩子自然不会以哭闹作为要挟了,同样也明白交流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面对孩子的哭闹“要挟”,你是怎么做的呢?欢迎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