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预防治疗有方法,收藏当兽医

近年来,鸭浆膜炎也是重多养殖户的一大难题,怎样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呢?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笔者通过对山东潍坊及周边十几个县市的养鸭户调查发现,几乎每批鸭子都会发生该病,治疗该病的药费能达到总药费的60%左右。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预防治疗有方法,收藏当兽医


  一、流行病学

  各个品种的鸭都能感染发病,尤以番鸭突出,主要发生于2~5周龄的小鸭,病程短,常为急性经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损伤感染。本病的发生与应激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突然受寒、雨淋后能引起带菌鸭群暴发此病。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较少等因素,容易诱发本病的流行,感染率可高达90%,而死亡率常因治疗是否及时和得当而高低不等,死亡率低的为5%,高的可达80%。

  二、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为1~3天,有的可长达7天。最急性病例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表现为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共济失调,不食或少食,眼有分泌物,常使眼周羽毛粘连脱落,鼻孔有分泌物,粪便呈黄绿色,腹涨。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腿伸直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亡。一般病鸭从出现明显症状到死亡约1~2小时,很少超过半天;亚急性或慢性病例,多为7~8周龄的鸭,病程可在一周以上,病鸭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卧地,不愿走动,双脚软而无力,皮肤干瘪,有关节炎。站立呈犬坐式,呼吸困难,共济失调,斜颈,转圈,倒退,消瘦,最后死亡。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预防治疗有方法,收藏当兽医


  三、诊断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鸭肝、心渗出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放入厌氧缸培养24小时,可见圆形、隆起、光滑、奶油状、半透明的菌落。取此菌落涂片镜检,可见到菌体呈椭圆形,单个或成双排列的阴性杆菌,大部分两极着染。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四、防治

  近几年,由于兽医和饲养者滥用药物,使得临床上某些药物对该病的敏感性减弱,鸭场一旦发生该病,为了避免盲目用药,最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药物。

用抗细菌【将军】连用4天,两天能控制死亡率。

 另外,发病期间将平时每周2次的带鸭消毒改为每天一次,并在水槽中按1:8000的比例加入百毒杀对饮水进行消毒。将死鸭进行焚烧或深埋,防止疫情的蔓延和病原的残留。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一般2天后死亡率可大大降低,采食量明显上升,3天后疫情得以控制。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预防治疗有方法,收藏当兽医


  (二)预防——就选【将军】鸭、鹅浆膜炎专用药

【产品特点】

1、经典中药:本品优选丁酸梭菌的特定菌株,是以鱼腥草等中药提取物为载体复合而成;

2、易吸收:适口性好,吸收迅速;

3、无抗药物: 无药残,无耐药性;

4、药效维持时间长:不复发、不反弹。

【产品主治】

1、本品主要适用于鸭、鹅传染性浆膜炎、禽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等;

2、临床表现症状如:站立不稳、软脚、眼睑肿胀、抽搐、前仰后翻、有的可见头颈歪斜、转圈、排黄白稀粪、水泻、绿色粪便等。

【用法用量】治疗每袋100g兑水150--200kg,全天药量集中一次饮用,连用3~5天,预防用量减半,病重酌情加量或遵医嘱。

  对本病的预防可使用鸭疫里默氏杆菌灭活菌苗,在10~14日龄和2~3周龄各接种一次。另外,本病常与大肠杆菌病并发,使病情加重,所以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更显得重要,清洁的饮水和卫生的环境不是药物所能替代的。同时应每周带鸭消毒2次,注意不要用刺激味太大的消毒药。在发病的鸭场,更要采取必要的综合性防疫措施,以消除或切断造成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

如果想了解更多养殖信息关注或私信,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会第一时间回复你的,或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