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從古至今,公務員在我們國家都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

古有“學而優則仕”,“十年寒窗苦”只為“一朝登科日”。能夠成為國家公務員,是一件多麼光宗耀祖的事!

今有國考、公考十幾萬大軍等待上岸,“公務員”依舊是父母耳提面命的好工作、好職業。

可是,這份讓人求之不得的好工作,並沒有讓切爾維亞科夫獲得應有的榮耀,反而要了他的命。他是怎麼死的?誰殺死了他?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1

切爾維亞科夫是契訶夫筆下的小人物,是《小公務員之死》裡的那個小公務員。這個寫於1883年的故事,現在讀來仍有它的意義和價值。

契訶夫是19世紀末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莫泊桑、歐·亨利並稱為三大短篇小說家。他用犀利諷刺的語言,描寫和刻畫人物,真實反映了俄國社會的現狀,給黑暗社會一場筆尖的驚醒。

故事發生的起點是一個噴嚏。小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在看戲劇時,不小心打了一個噴嚏,唾沫濺到了前排伯利茲扎洛夫將軍身上。他立刻惶恐的去道歉,幕間休息時再一次道歉,第二天又去道歉,還是感到惶恐,第三天再去的時候,將軍發怒大吼了一聲“滾開!”切爾維亞科夫兩眼發黑,雙耳轟鳴,倒退著出了門,拖著沉重的步子回家,然後就一命嗚呼了。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這部短篇小說寫於契訶夫的早期時期。1880年3月,就讀於莫斯科大學醫學系一年級的他,在週刊《蜻蜓》上發表了處女作《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自此開啟了年輕醫生的從文之路。

契訶夫的經歷與魯迅類似,卻又不同。魯迅是在日本留學時,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深受刺激進而棄醫從文。契訶夫出生於小商人之家,父親破產後,家境變的更為困難,他可以接觸到底層的社會現實,又需要稿酬補貼家用。他的文字幽默犀利,又能針砭時弊、諷刺社會弊端,批判自私、保守、貪婪等人性缺陷,得到了一批讀者的擁護。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2

19世紀80年代正是沙皇統治的黑暗時代,恐怖、冷漠、壓迫是這個時期專制的黑暗。1881年俄國民意黨人刺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亞歷山大三世上臺以後,將專制統治推向了極致,通過警察統治維持各方面的“安全”。

契訶夫的很多作品,表現得就是當時社會的現狀,通過小人物的悲哀揭露沙皇專制下,社會的黑暗統治。可悲的不是一個人物,而是時代加諸於個人身上的悲劇。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造成切爾維亞科夫死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的性格。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這一句話在切爾維亞科夫身上,決定的是生死。如果他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是一個大大咧咧、凡事隨風過的人,在第一次道歉之後,還會繼續欣賞表演。

可是,膽小怯懦是他的性格底色。身為底層人物,他對將軍的恐懼與害怕,在一個噴嚏之後,提心吊膽、戰戰兢兢,一次又一次的道歉,最終惹惱了將軍,他回到家後被自己嚇死。

生命本就荒誕,這是加繆告訴過我們的。在荒誕之後,不要讓怯懦將這份荒誕擴大,不要自我設置太多的束縛。膽小怯懦不可取,凡事都往心裡裝也不可取。

然而,切爾維亞科夫的悲劇怎麼能只怪他呢?他不過是個可憐人罷了。在19世紀80年代的俄國,他在政府體制內,更能夠接觸到統治的真實,看到社會的悲劇。相比於平民,他是官。相比於將軍,他也只是一個“平民”。

一個平民得罪了一個高官,怎麼能不害怕呢?怎麼會不戰戰兢兢呢?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3

現在再來讀這個故事,更多的是感到幸運。幸運於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幸運於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家。

切爾維亞科夫的死亡,是他自己的悲劇,更是時代和社會的悲劇。看歷史的黑暗,不是為了抨擊,而是為了珍惜,還有感恩。

現在,我們有很多謀生之路,不必擔心因為一個噴嚏而活不下去。

現在,政治透明,社會清明,人們不再提心吊膽,擔心有一天晚上警察會破門而入。

現在,所有的平和與安寧是先烈和英雄,爭取而來的。為了這一天,他們武裝鬥爭過,他們經過過社會動盪,他們因為生存抗爭過。

慶幸的是,現在一切都好。公務員是大家羨慕的好職業,是為了時代和社會建設的人。官場也許還有爾虞我詐,但這不是主流。

如果切爾維亞科夫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他在電影院打一個噴嚏,黑暗的放映廳裡沒有人會在意。即使遇到的是領導,一聲好巧,一聲抱歉,或許是一場飯局,或許是再上班時的淡然,沒有人會在意。

不是個人的力量不夠大,而是在時代和社會面前,真的太渺小。還有戰爭紛亂的中東,他們還在為生命安全擔憂。

公務員切爾維亞科夫死了,誰殺死了他?

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不要天馬行空給自己找壓力。

慶幸自己所處的國家和地區,感恩英雄先烈的抗爭,我們能夠生於斯,長於此。

我們都不會是切爾維亞科夫,也願我們不再遇見切爾維亞科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