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欲斬華雄,劉備這個小動作,有誰注意到了?大智慧的體現!

三國裡“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一個精彩片段,可以說關於也是憑藉此戰一舉成名。

關羽欲斬華雄,劉備這個小動作,有誰注意到了?大智慧的體現!

在董卓率前將軍華雄前來討伐袁紹,袁術,曹操等盟軍時,袁紹稱“誰能前去取華雄首級,就賜予黃金千兩,良馬百匹”。

袁紹話音剛落,生性傲慢好戰的武聖關羽便上前一步,欲領命前往,就在這時劉備很快地伸手擋了一下,示意關於莫急,關羽便暫且退後站立一旁。

關羽欲斬華雄,劉備這個小動作,有誰注意到了?大智慧的體現!

後來,袁紹先後派出潘鳳等二將出戰華雄,結果均與華雄戰不到一回合,而被華雄斬於馬下。正在大家發愁時,關羽又再次出來請命,這次劉備不但沒攔著,面部還略帶笑意,感覺胸有成竹且早有預謀一樣。

結果大家都知道,關羽輕易斬殺了華雄,取下華雄首級覆命,這使得眾人對劉關張三人另眼相看。

關羽欲斬華雄,劉備這個小動作,有誰注意到了?大智慧的體現!

其實,單從關於和華雄兩人武力值出發,關羽肯定能夠斬殺華雄,此戰結果本沒什麼意外。但這一戰的經典之處,並非關羽戰勝華雄,而是在關羽欲第一個去征戰時,被劉備阻隔了一下,這才是體現劉備智慧所在,才是此戰成名的核心關鍵點。

劉備心知肚明,關羽武力強於華雄,但關羽是以一名馬弓手去應戰,若一開始就輕易斬殺了華雄,眾人只會認為華雄不堪一擊,而絕不會誇讚關羽厲害,更不會另眼看待劉關張三人,那麼他們兄弟三也沒就那麼容易在盟軍中立足。

故劉備表面先對關於做阻擋,其實是讓關於先緩緩,看看其他人的能耐,若其他武將能斬殺華雄,說明盟軍中還有不少猛將,藏龍臥虎,日後形事需低調留心;若盟軍武將被華雄所斬,而關於此時再出戰斬殺華雄,就能體現關羽的勇猛,也側面反應關羽強於其它人,這就更能體現劉關張的價值所在。

關羽欲斬華雄,劉備這個小動作,有誰注意到了?大智慧的體現!

其實,職場裡我們也應該學習劉備的這種大智慧,而避免關羽的逞強好勝(更何況很多人還沒有關羽那樣的實力)。在遇到一個工作難題時,先不要出頭露臉,等大家都想盡辦法,依然沒有結果時,你再謙虛地表示試試,這種情況下既沒有逞強,但又展現了自己的實力,而這種在眾人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大家都已體會到問題棘手的時候,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才更能被公司和老闆認可。

這就是不要沒事到處走,該出手時才出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