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濟舉辦

4月16日下午,由濟南市工商聯、濟南仲裁委、濟南市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的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山東新金融產業園舉辦,活動旨在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法律指導,助力民企更好的復工復產。

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濟舉辦

  (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山東新金融產業園舉辦)

  濟南市政協副主席、市工商聯主席劉夢海,濟南仲裁委員會主任王偉,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張鵬,市工商聯副主席靖淑蘭,濟南仲裁委員會副主任劉昌國,市律師協會會長耿國玉,以及來自趵突泉酒業、祥泰控股、凱瑞集團等20多家企業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濟舉辦

  (濟南市政協副主席、濟南市工商聯主席劉夢海致辭

  劉夢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國各省市正因時因勢調整工作著力點和應對舉措,有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濟南市工商聯立足自身職能,在全市範圍開展“暖春行動”,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難題。“今天的講座聯合濟南仲裁委,可以更加專業精準的為企業提供‘復工復產’方面的法律問題,為企業解憂”。

民企復工復產法律專題講座在濟舉辦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王明華帶來題為《股東出資與風險防範》的主題講座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法學博士王明華作了題為《股東出資與風險防範》的主題講座,他分別從企業類型與風險控制、股東出資比例與風險控制、期限與風險控制、抽逃出資的法律責任等六個方面對不同情形下企業的風險防控作深入淺出的解讀。提及公司與股東風險劃分,王明華用“主動拆除防火牆”來明確兩方的界限,首先對公司和股東的人格混同進行了區分,他表示,最根本的判斷標準是公司是否具有獨立意思和獨立財產,最主要的表現是公司的財產與股東的財產是否混同且無法區分。

  據瞭解,為更好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濟南市工商聯和濟南仲裁委員會分別創新服務方式,濟南市工商聯創辦了“親清沙龍”活動,濟南仲裁委員會則開設了“濟南仲裁在線公益講座”,本次講座是雙方活動的延續,攜手為企業送去法律“及時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