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皇帝的詔書,也就是俗謂的“聖旨”。

“聖旨”一詞最早見於漢代,蔡邕的奏疏中有“臣伏讀聖旨”這樣的話;曹魏的大臣鄭衝等勸司馬昭接受“九錫”之禮時,說的也是“明公宜承奉聖旨”(你應該接受曹魏皇帝的旨意)。不過,在宋代以前,“聖旨”只是一個偶爾使用的敬稱,皇帝的命令通常被稱呼為“制書”“詔書”或者“敕旨”等。

秦始皇很反感皇帝死後要被後人評價,曾下“制”廢除諡法制度,這份聖旨(當時還沒有聖旨一詞,這裡權且借用)的開篇格式是“朕聞太古有號毋諡……”;現存漢代詔書,則大多開首直稱受詔者官職,如“制詔御史”等,結尾常有“如故事”幾個字。南北朝後,門下省成了制詔機關,於是詔書開首格式變為“勅門下”(也有直稱“勅某”的),結尾有“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佈告中外,體朕意焉”等幾種。

到了宋代,“聖旨”一詞終於普及開來,如南宋人岳珂所言:“國朝所司承旨之別;乘輿稱聖旨,中宮稱教旨,儲闈稱令旨。”大意是:在宋代,皇帝的命令稱作“聖旨”,皇后的命令稱作“教旨”,太子的命令稱作“令旨”。

有固定題頭的聖旨,要遲至蒙元時期才出現。當時的聖旨上,先是音譯自蒙古語的“長生天氣力裡”或“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大意是,在上天保佑下,統治萬民),再寫“皇帝聖旨”及具體內容。貴由汗在給教皇諾森四世之信的開頭,甚至寫作“長生天氣力裡,貴由大汗,全人類之君主聖旨”。

朱元璋稱帝后,認為元朝聖旨的開首語“未盡謙卑奉順之意”,於是親自將其改為“奉天承運”,意即皇帝所做的一切,其實是在遵循上天的意志。朱元璋還改大殿為“奉天殿”,規定皇帝所持“大圭”(一種玉製手板)上刻“奉天法祖”,自稱為“奉天承運皇帝”。這是很多人認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斷句,不應該是常見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應該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緣故——很多時候,“詔曰也會寫作“制曰”。

那麼,明代人自己在書寫時,是怎麼斷句的呢?

下面這幾張圖片,分別是明代洪武、弘治、隆慶年間的幾道聖旨,它們的書寫格式大體相同:“奉”字單起一列;“天承運”三字單起一列,“皇帝制曰”另起一列直接接續聖旨正文。這種斷句方式,主要受到“天”與“皇帝”必須分別頂格書寫、以示尊崇這一現實政治需要的影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明代洪武二十五年的一道朱元璋聖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明孝宗朱祐樘封贈南京廣西道監察御使王欽父母的聖旨(部分),藏於日本東京大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明代隆慶六年的一道聖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明代萬曆七年的一道聖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以上是書寫的基本格式。至於明代人在宣讀聖旨時如何斷句,沒有相應的聲音資料留存,實際上已是一件不得而知的事情。筆者個人的判斷,傾向於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者,這種斷句方式在宣讀時比較順口;二者,這種宣讀方式與書寫格式較為合拍。

下面這幾張圖片,是清代順治、雍正、道光、光緒年代的幾道聖旨(匾)。其書寫的基本格式,與前面所引的幾道明代聖旨大體相同,但也有一點明顯的區別:下面這幾道聖旨,“天”字另起一行頂格書寫;“皇帝”也另起一行書寫,但不頂格,而是較“天”字退了一格,以示人世間的“皇帝”地位遜於“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清代順治十四年的一道諭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清代雍正十三年的一道聖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清代道光十三年的一道諭旨。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光緒七年的一道“聖旨匾”

下面這張圖片,是著名的《宣統皇帝退位詔書》。因為是交出皇位,結束帝制,這份詔書沒有再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開首語(退位詔書若寫“奉天承運”,等於是自己承認自己天命已盡),而是直接寫作“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宣統皇帝退位詔書

進入民國後,書寫格式發生鉅變。下面這張圖片,是以溥儀為首的偽“滿洲國”1934年的一份所謂的詔書。這份所謂的詔書,已從豎寫變為橫寫,頂格之類的規矩也因書寫格式的變化而不存,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則被斷句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究竟該怎麼斷句?

圖:偽滿1934年的所謂詔書,藏於徐州聖旨博物館

考慮到偽滿朝廷中有許多清朝遺老,這種斷句,應是清朝滅亡之前曾流行過的宣讀方式。

綜上,筆者認為,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斷句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沒有問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種斷句雖然能給人一種新鮮感,但說服力尚嫌不足。

圖文源自“短史記”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