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離騷”,東漢王逸釋為:“離,別也;騷,愁也。”《離騷》以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為主線,以花草禽鳥的比興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徵,藉助於自傳性回憶中的情感激盪,和復沓紛至、倏生倏滅的幻境交替展開全詩。作品傾訴了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哀民生之多艱”,嘆奸佞之當道。主張“舉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提出“皇天無私阿”,對天命論進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有深遠影響。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日月飛馳,從不停留;春秋交替,亙古不變。這句話既闡述了時間的特點:很快就過去了。同時也說明了我們對時間的感覺:年復一年。一句簡短的話,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時間緊迫感。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想到草木不斷地在飄零凋謝,不禁擔憂美人也會日益衰老。感嘆歲月無情,來日無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暫的人生,做出一番事業。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意思是說,我的老境正漸漸逼近,我只擔心自己的美好名聲還沒有樹立起來。對於那些有理想有抱負之人來說,時間的流逝是令人十分悲痛的,他們對生命之短暫、時間之可貴有著更清醒的認識。屈原是一個渴望對國家社稷有所作為的人,正因為有著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才覺得人生太多短暫,擔心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就已老去。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我長嘆一聲啊,止不住那眼淚流了下來,我是在哀嘆那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難!”我們可從這裡發現,雖然屈原是楚國貴族,是個士大夫,可他在流放期間對勞動人民的深入接觸,他深深的感於人民的痛苦處境,所以,在他的詩歌裡常有憂國憂民的詩句。這句話就表現了他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修以為常。
這兩句大意是:人生各自有各自的愛好,我個人獨獨愛好修養純潔的品德並把它作為一貫的準則。這是屈原表白自己堅持修身潔行,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汙的詩句。可供論述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時引用。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早晨飲用木蘭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飄落的花瓣。飲露是表示自己不與世同汙,化用了鳳凰非露水不飲,非煉食不食的典故。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琢謂餘以善淫。
這兩句大意是: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啊,造謠中傷說我生性好淫。這兩句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揭露和譴責當時楚國一幫當權的小人,因嫉妒楚王對詩人的信任,所以用造謠誹鎊的手段,來挑撥離間楚王與詩人的關係,達到排擠、打擊詩人的目的。今天可用來比喻或形容有些人因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招致壞人的造謠誹鎊,惡意中傷。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這兩句大意是:選拔賢才,把職務授給有才能的人,就像木匠遵守著繩墨而不偏斜。這兩句用於說明用人要嚴格地遵守舉賢授能的原則。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這兩句大意是: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這本來是前聖先賢所讚許的。從文化傳統的角度,分析重視節操,堅持真理,守正不阿的重要性。詩人認為“伏清白以死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光榮傳統,為前聖先賢所重視。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句話的意思是“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就是讓我九死(或多死)還是不後悔。”這兩句表現了詩人對美好理想執著追求的精神。
給小編點個關注吧,小編會互關~~~~
閱讀更多 媚兒影視大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