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以達澄明之境——探尋以交易為生的兩種策略

每一個交易員都希望在這個市場中找到能夠長期盈利的策略,為此殫精竭慮上下求索。可是我們無數次的以為找到了長期盈利的聖盃,卻發現只是個短期的偶然。於是我們不斷的實踐、失敗、否定、再實踐,循環往復,不知不覺中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追本溯源,以達澄明之境——探尋以交易為生的兩種策略

交易策略並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單單依靠憑空想象,更沒有那麼多的青春用來做實驗。古語說: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在追求長期盈利策略之前,我們需要先考慮清楚一個問題:

長期盈利的“源”到底在哪裡?

假設我和鄰居幼兒園小朋友玩擲硬幣賭正反的遊戲,我賭神附體連勝他十把,把他的棒棒糖全部贏了過來,這種算長期盈利嗎?當然不算,萬一後面十把賭神附他身體了呢?

所以,參與這種單純的對稱性的博弈活動是不會獲得長期盈利的。什麼叫對稱性博弈活動?我贏了就賺一顆棒棒糖,輸了就賠一顆棒棒糖,輸贏籌碼完全相同就叫對稱性的博弈活動。

從這個角度來說,去賭場只是找樂子,長期來看一定賺不到錢。

同樣的,做交易不要被短期的連勝衝昏了頭腦,以為自己賭術高超所向披靡。事實上,不管多麼周密的分析,猜行情漲跌和猜硬幣正反面一樣,是一場五五開的對稱性賭局,這並不是長期盈利的“源”。

說到這裡可能會令人有些沮喪,因為大多數人做交易,其實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參與這場賭局。不過,股票期貨的交易雖然和賭博有一定相似,但是兩者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區別。

股票對應公司的股權,期貨對應實實在在的商品。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公司的成長,股票價格可以跟隨性的持續上漲;隨著供需矛盾的積累,商品價格也是可以持續變化直至達到新的供需平衡。所以,股票和期貨價格的變動可以找到經濟層面的真實驅動力,如果我們利用這樣的驅動力做投資交易活動,就和單純的數字博弈不同了。

人類的歷史已經證明,長期來看經濟是一定增長的,優秀的公司是一定不斷成長的,商品的供需矛盾一定會不斷出現的。所以,基於這些經濟邏輯實現的收益就是長期盈利的“源”,基於這些經濟邏輯構建的策略,就是長期盈利的策略。

追本溯源,以達澄明之境——探尋以交易為生的兩種策略

長期盈利的第一種策略——趨勢策略。

基於以上論述,要在期貨市場中獲得長期收益,就是要尋找供需出現矛盾的機會。如果從盤面直觀表現來說,就是要尋找趨勢出現的機會。

所以,第一個能夠獲得長期收益的策略就出現了:趨勢策略。

市場上的趨勢交易策略各種各樣,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底層邏輯:就是公司的成長或商品的供需失衡導致的價格單向波動。也有一個共同的表面邏輯:就是犧牲一定的勝率來獲得大盈虧比,從而將對稱性賭局變成非對稱性,獲得超額收益。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商品的供需平衡或者矛盾很小,價格不出現趨勢怎麼辦呢?這裡說的是長期收益,不用太在意短期的失效。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表明,平衡只是暫時的,失衡才是永恆的,只要經濟在波動,商品的供需就一定會出現矛盾。

長期盈利的第二種策略——糾錯策略。

接下來,我們再來尋找第二種獲得長期收益的交易策略。

趨勢交易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但都是大同小異:趨勢出現後就馬上追隨。所以,在價格從震盪逐漸演變成趨勢後,會有大量的資金跟蹤入場。

這些資金有什麼特點呢?他們心裡裝的都是後面的大趨勢行情,所以在入場的時候像土豪買東西一樣,並不太討價還價,通常市價就進去了。在他們一窩蜂進場的時候,價格也就容易出現非理性波動,可能會漲的過高或者跌的過低。但通常供需矛盾驅動價格的波動應該是緩慢變化的,也就是說,價格出錯了。

所以,第二種能夠獲得長期收益的策略就出現了:糾錯策略。

糾錯策略最主要的使用者就是基本面資金。對於商品供需他們瞭如指掌,對於商品的價格他們心裡都有一杆秤,一旦價格偏離較多,它們就會入場進行糾錯,錯誤糾正之後它們又會很快離場,等待下一次錯誤的出現。

糾錯策略是一個統稱,只要目的在於糾錯的策略都可以歸位此類。除了基本面資金,還有量化資金、對沖資金等。他們週期不同、策略不同,但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利用趨勢資金留下的價格錯誤獲利。

所有這些糾錯策略,體現在盤面上,就是趨勢當中的各種回調。

後話

關於趨勢策略和糾錯策略,我們來打個比方。平靜的湖面上突然冒出來一個魚頭,趨勢交易資金蜂擁而上,搶著吃魚肉。但是由於他們太著急,吃相難免有些難看,於是漏出來很多小碎肉,糾錯策略就專門撿這些碎肉吃。

趨勢策略和糾錯策略,各有優劣。趨勢策略門檻低一點,但是大魚不是經常能遇到,一不小心肉沒吃到卻吃了一嘴魚刺,飽一頓飢一頓的;糾錯策略門檻高一點,因為需要較好的眼力才能找到漏下來的那些碎肉,但是他們可能天天有肉吃,也可以吃的很飽。


本篇文章,我們是從底層邏輯上尋求獲取長期盈利的源頭和策略,但是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正確使用策略。不管趨勢策略還是糾錯策略,都有使用門檻。市場中見得最多的就是,明明沒有發現錯誤的能力,非要去做糾錯策略,那就尷尬了,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