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提議蔣介石1949年遷往臺灣的

1948年的中國,山河崩裂,天地改色,國民黨政府搖搖欲墜,蔣介石困獸猶鬥。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苦勸蔣介石:“罷兵弭戰,同共舉行談判,早日結束內戰,國民黨或許還能坐半個江山。”蔣介石回答:“日前戰局確實不利,但不必悲觀,即使談判也保不住半壁江山,只有背水一戰,成敗在天了。”

蔣介石一方面沿長江佈防,要與共決一死戰;一方面加緊謀劃後退之路。這時候,一個神秘的高人出現了,他給蔣介石指了一條路:一路南退,退守孤島臺灣。這位高人的出現,改變了國民黨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歷史,他就是張其昀。

是誰提議蔣介石1949年遷往臺灣的

1949年初,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面臨徹底垮臺,國民黨何去何從讓蔣介石徹夜不眠。直到有一天,張其昀向他說了一句話:“上上良策是退守臺灣!”蔣介石心頭一震,馬上請他進密室詳談。張其昀認為:以長江天險分割天下,不過是國民黨一廂情願的主張,勢如破竹的共絕不會同意。退守西南、海南也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唯有臺灣才可成為國民黨最後的庇護之所。

是誰提議蔣介石1949年遷往臺灣的

張其昀不同尋常的“東撤論”深深打動了他。張其昀堅定地認為西撤川康不妥,詳述東撤臺灣的優勢:臺灣海峽海闊浪高,可以暫時阻止共軍隊的乘勝追擊。其次,臺灣有著大陸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優越之處:一、臺灣物產豐富,農產品基本可滿足軍民所需。二、臺灣交通便利,工業有日據時代留下的基礎,若善於經營,經濟可望起飛。三、臺島有海峽與大陸相隔,易於防守。且臺灣戰略地位極為重要,美國不會棄之不顧,若得美援,臺灣防守將萬無一失。四、臺灣居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半個世紀,回到祖國懷抱後對國民黨政權有一種迴歸感,正可利用來穩定社會秩序。五、臺灣島長期與大陸相隔,共組織與人員活動較少。未來即使社會稍有動盪,臺灣四面環海,極易鎮壓不穩定因素以穩定社會。

是誰提議蔣介石1949年遷往臺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