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人體健康的基石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誰都知道, 我們要維格天的工作學習, 必須靠吸收食物中的背養來補充腦力和體力的雙重消耗保證我們身體機能正常運轉。那麼,大家試想,如果我們身體中負責消化吸收的脾胃出了問題,這一切就得不到保障。哪怕我們吃遍山珍海味,脾胃不能幫助我們消化吸收,吃得再營養也沒用,所以,從現在開始,大家必須得把目光多多放在我們的脾胃問題上了,脾胃好身體才會真正健康。

在中醫看脾與胃,脾與胃以膜相連,通過經脈相互屬絡而構成表裡關係。脾與胃在生理上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納運相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受納與運化相輔相成。二者一納一運,緊密配合,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在病理上,胃之受納失常則脾之運化不利,脾失健運則胃納失常,出現噁心嘔吐、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稱為“脾胃不和”

升降相因: 脾氣主升,以升為順;胃氣主降,以降為和。脾氣主升,將水谷精微輸佈於頭目心肺;胃氣主降,將水谷下降於小腸而泌別清濁,糟粕並得以下行。脾胃之氣,升降相因,相反相成,飲食物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

在西醫看來,攝取、轉運、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排洩廢物等是胃腸等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消化系統能為機體提供所需的物質和能量。然而,除了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可以被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質、脂肪和某些糖類等物質是不能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的,需要在消化管內把它們分解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之後,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內被分解成結構簡單、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消化,這些小分子物質透過消化管黏膜的上皮細胞進入淋巴液和血液的過程,就是吸收,而吸收後剩餘的殘渣部分,最終會通過大腸,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我們先來看看胃。胃可以說是食物開始被消化的第一站。 儘管在嚴格意義上,食物的消化是從口腔開始的,但是食物在進入口腔後,除了被短暫地咀嚼,停留時間很短,食物在口腔內以機械性消化為主,也就是食物只能被磨碎而已,基本上沒有得到消化。而當食物進入胃後,就會立刻受到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和胃部消化液的化學性消化作用,這才算是消化過程真正的開始。此時,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在胃酸參與下,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初步分解,食物就會變成粥樣的食糜,並多次少量地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推送,食糜經由胃進入十二指腸後,就會在小腸內進行下一步的消化。

在所有的消化器官中,小腸是最重要的,它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場所。食物在小腸內會受到小腸的機械性消化以及小腸液、胰液和膽汁的化學性消化,各種營養物質逐漸地被分解成結構簡單、易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在小腸內被吸收。所以,食物在通過小腸以後,基本就完成了消化,只剩下很難消化的食物殘渣,通過小腸進入大腸。大腸幾乎是沒有消化功能的,但是大腸具有一定的吸收功能,可以吸收部分維生素、少量水和無機大腸的主要作用是對食物殘渣進行處理,最終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下面,我再把我們身體所需的三種最基本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過程簡單列舉一下,讓大家對腸胃等消化系統的重要性有更進步的瞭解:

澱粉:在通過口腔內時由唾液初步消化轉化成麥芽糖,在小腸中由腸液及胰液轉化為葡萄糖,最後全部被小腸毛細血管所吸收;

蛋白質:在胃中由胃液初步消化為蛋白腖,在小腸中由腸液及胰液消化水解為氨基酸,最後全部被小腸內的毛細血管吸收;

脂肪:在小腸中由腸液及胰液消化水解( 膽汁可促進消化)為甘油和脂肪酸,有一小部分會被毛細血管吸收,而大部分則會被毛細淋巴管吸收。

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如果沒有腸胃的辛勤工作,不管我們吃得多好,營養物質都沒有辦法被消化吸收,也就沒辦法給我們的生命提供動力來源。所以,不要覺得和心臟、肝臟、腎臟等器官相比,那九曲十八灣的腸胃不那麼重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腸胃才是人體健康的基石。

脾胃,人體健康的基石

脾胃,人體健康的基石

脾胃,人體健康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