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今天是臘月初八,在我國的民間習俗中,今天要喝臘八粥。那這個習俗是是什麼由來的呢?為什麼喝臘八粥?

中國古代稱十二月為臘月,“臘八”即十二月初八日,臘八這天相傳是佛祖釋迦摩尼得道成佛之日。所以對於瞭解佛教的信徒都知道,今天也就是臘月初八在佛教稱為“成道日”。

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的教徒為了紀念佛祖成佛,僧眾門徒在這天要舉行 誦經唸佛的法會。大約到了宋代之後,才增加了煮“臘八粥”供佛的活動。《東京夢華錄》記載: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因為臘八粥的由來也與佛祖釋迦摩尼成佛的傳說有莫大的關係。

釋迦摩尼得道之前,以苦行僧的方式修行,即是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以此苦行歷經六年,仍不能悟道成佛。但是身體已經搖搖欲墜,形銷骨立,被自己的苦修的快要死了。但是以此之決心仍不能達到化境,他覺得參佛的方式不對。

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於是就想怎麼才能重新“悟道”,一天傍晚,不知不覺,思考的太深入。來到一個村子裡,在一戶人家大門之外,來回踱步。這家有一個美麗的少女,見到這情況,以為僧人是來化緣的,又不好開口。於是少女就回家拿出一個瓷器缽盂,裡面盛有奶和其它穀物煮的粥,叫住並遞給釋迦摩尼。

深思中的釋迦摩尼,接過奶粥的佛祖,並沒有解釋。聞了一下,感覺粥香四溢,於是吃了起來,越吃越香,一口氣就吃完了。釋迦摩尼感謝過後,身體也充滿了力量,然後在一顆菩提樹下沉思,這一坐一思就是七年,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

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中國的佛教徒於是在臘八這天為了紀念,那個善良美麗的少女向佛祖獻粥的故事。所有佛教僧人開始,煮粥、施粥、贈粥。臘八粥用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紅棗,一起熬煮而成。

從宋代以後,臘八粥這個習俗漸漸從佛教徒之間,傳入民間,一直延續至今。

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農曆四月初八,為“佛誕節”,是釋迦摩尼出生之日。為了紀念這天,佛教徒在這天舉行紀念活動,除了供佛誦經之外,還以各種香料清洗佛像,所以又稱“浴佛節”。

浴佛的活動來自於佛祖降世的傳說,傳說釋迦摩尼降生之時,四大天王出現了,把釋迦摩尼放在神臺之上。兩個天王在空中施法降淨水,左邊的天王降溫水,右邊的天王降冷水,洗乾淨後,另一天王又執袈裟裹住釋迦摩尼身子。

釋迦摩尼成佛跟臘八節、臘八粥的關係,看後才明白這個典故

古印度孩子出生後沐浴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普遍的禮儀,特別是王室,只不過被佛教徒編入經書,傳為神話了。

中國佛教徒的浴佛節,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一直到明朝、清朝,浴佛節已深入民俗之中,成為佛教中最重要的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