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列子(四十二)愚公移山


話說列子(四十二)愚公移山


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誕辰的日子,列子帶著弟子子弦、尹生、夏杞、劉旭來到王屋山,趕王屋山的廟會,祭拜軒轅黃帝。

王屋山的春天,是翠玉鑲成的季節,嫩綠的小草在春風中搖擺著,快樂地拔節生長;滿山遍野的山桃花、山梨花、山杏花、杜鵑花、油桐花奼紫嫣紅,滿山飄香;無垠無際的原始森林,噴發著春的氣息,用綠毯一樣的嫩葉覆蓋住蒼茫的群山……

王屋山之陽。這是一條從王屋山主峰延伸下來的南北走向的大山樑。

山樑西面是一個小村莊,東面是一條小河,叫小有河。

尹生指著山樑喊道:“看啊!那裡像不像一個山門!”

子弦、夏杞、劉旭順著尹生的手指望去,只見這條大山樑中間,斷開一條很大的山口,遠遠看去,象人工開挖的一樣。

列子的學生們嘖嘖稱奇。

列子笑道:“知道嗎?這個山門還有個美妙的傳說呢?”

“傳說?什麼傳說?”弟子們頓時聚攏過來,期盼地看著列子。

列子清了清嗓子,娓娓道來:“很久很久以前,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同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 妻有遣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山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悔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不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 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蛾 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列子的故事講完了,列子指著那道山樑上酷似山門的缺口:“你們看、那、就是傳說中愚公移山的地方了。”

子弦、尹生、夏杞、劉旭凝望著巍峨的王屋山蜿蜒而下的那道山樑,似乎看到愚公和家人們在依舊那裡挖山不止,耳邊、似乎還回蕩著那長鎬破石的聲音。

列子幽幽地說:“人、固有一死,但死的意義卻不同;志存高遠,造福後人的人重如泰山;苟且偷生、遺禍人間的人輕如鴻毛。愚公為造福後人鍥而不捨,不屈不撓,埋頭苦幹,不論後果,正所謂:正其誼而不計其利,暢其謀而不計其功。這、就是老子說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是愚公這樣永遠長存,不朽不死的‘神仙’了。”

子弦、尹生、夏杞、劉旭肅然起敬,眼前的王屋山更加地巍峨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