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资金吃紧,倒闭潮已开始

虽然,四川省巴中、乐山、金川等地,江苏南通、宿迁、盐城等地的幼儿园陆续复课。但多地因为疫情的影响,依然无法开学。


在超长寒假中,民办幼儿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部严禁各地各类幼儿园预收学费。无法开课,意味着收不到学费,民办幼儿园便没了经营收入。但教职工工资、房租、物业费、维持运转的基本费用等各项成本仍在持续支出。“前景堪忧”、“资金吃紧”、“倒闭潮”,是疫情期间民办幼儿园的真实写照。


民间教育研究机构中教投研在2、3月调研280所民办园,形成的《疫情下民办幼儿园经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延期开学每月支出在10万元以内的园所占39.7%,支出在10万-50万元的占41.8%,50万-100万元的占比为7.3%。超过60%的园所表示目前已无法支撑正常运转。面对资金短缺,19.0%的园所选择寻求转让。有观点担忧称,普惠政策后,疫情会不会是压垮民办幼儿园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盼开学却盼到幼儿园关门


据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位于深圳的一家民办幼儿园,办了大概四五年。由于幼儿园此前在经营上就存在问题,疫情之后,因迟迟开不了学,导致资金链断裂,终于不堪重负,关闭园所。


类似这样身处困境的民办幼儿园不在少数,据学前教育专委会提供的材料显示,全国近80%的民办幼儿园缺乏安全的现金流。他们正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处在倒闭的边缘;部分或在疫情期间或结束后资不抵债、被迫倒闭停业。


什么时候开学,这是行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民办幼儿园活下去的唯一希冀。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要求,开学很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必须是疫情得到基本控制,目前各地也基本按照这一要求安排开学计划。

出台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支持


民办幼儿园为人民群众和国家社会承担了相当比例的幼儿保教任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入园难的问题。民办幼儿园能否持续稳定经营发展,关乎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社会安定、稳定就业有着非常巨大和深远的意义。为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4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就各地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民办幼儿园扶持工作发出通知。


通知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借鉴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本地实际,主动协调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金融、税务等部门,统筹落实好国家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民办幼儿园阶段性扶持政策。各地要统筹各类资金,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特别是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力度。

在做好阶段性扶持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支持长效机制。各地在开园复课时要统筹考虑民办幼儿园在防疫物资供应、学生资助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政策支持。


因此,此次疫情在无形中也加速了民办幼儿园转成普惠性幼儿园的进程。对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更多地向普惠性幼儿园倾斜,营利性幼儿园只能享受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前,有些人不愿意转,现在谁转成民办普惠园就给它钱,应该说此举拯救了民办普惠园。”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表示。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民办幼儿园也在努力地自救。厦门一幼儿园院长在保证教职工社保不中断的基础上,承接了很多手工活业务组织老师们赚取生活费。北京一国际园尝试转战线上,定点推送亲子课程、早教游戏、启蒙内容等。也有一些幼儿园推出低价小课包、扩科……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呼吁各界人士,关注此次疫情冲击下,若大量民办幼儿园因资金问题,无法继续经营而停办。等到疫情完全平息,社会经济活动完全恢复,对幼儿入园的需求或较如今大幅增加,而公办幼儿园学位如在短时间内无法补给,可能会造成诸多问题。多方援手,给予支持,让民办园能给咬牙坚持下去,等到春天。

民办幼儿园:资金吃紧,倒闭潮已开始


民办幼儿园:资金吃紧,倒闭潮已开始


民办幼儿园:资金吃紧,倒闭潮已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