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呼吸機能否複製口罩機的跨界生產路徑?

出品 | 高工機器人

公眾號ID | gaogongrobot

作者 | 歌者



疫情之下,全球震盪。


截至4月16日上午,國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993514,目前仍遲遲不見拐點到來。在疫情的持續發酵下,呼吸機是抵擋死神的最後一張底牌,成為繼口罩機之後,市場追逐的又一波熱點。

搶購中國呼吸機?


為滿足全球抗疫需要,全世界的呼吸機廠商都處在滿負荷運轉中。


德國政府日前與本國企業德爾格(Drager)達成了1萬臺呼吸機的購買協議,足夠生產至年底了。意大利政府要求本國唯一一家呼吸機制造商將產量從每月125臺增加到500臺。作為全球最大的呼吸機制造商之一,瑞士Hamilton呼吸機已將產能提升了三成到四成,每天可以生產大約80臺呼吸機。

即使這樣,廠商的產能提升速度還是遠遠低於疫情蔓延的速度。據瞭解,目前全球呼吸機需求缺口至少是醫院現有的10倍。正如紐約州州長安德魯·庫默說:“關鍵是呼吸機、呼吸機、呼吸機。這是最迫切的需要。”

而率先從疫情瘋狂的泥沼中走出來的中國,被寄予了厚望。大量國家都在爭搶中國呼吸機貨源,這從他們派過來的運輸設備可見一斑。其中,很多等待接收貨源的運輸設備是專機,還有直接把將軍機派了過來。


“天價”呼吸機能否複製口罩機的跨界生產路徑?

4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陳克龍表示,截至目前,已累計向全國供應各類呼吸機近2.9萬臺,其中向湖北供應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3000臺;向國外供應各類呼吸機近1.8萬臺,含有創呼吸機4000多臺。

作為國產呼吸機巨頭的邁瑞醫療,在此次疫情中,產品需求暴漲,僅國內就翻了6倍多。據邁瑞醫療董秘李文楣介紹,2019年同期邁瑞的有創呼吸機品類月產能約五六百臺,現在已經上升到近3000臺。她表示,按照已生成訂單的排期,邁瑞有創呼吸機的生產甚至已經排到第三季度。

誼安醫療,剛從中國抗疫中爬出來,又投入到了滿足海外呼吸機訂單需求生產中。在工人實行三班倒甚至連研發人員也上生產線工作的情況下,該公司的機器始終在不間斷地運行著。誼安醫療董事長助理李凱說:“我們有成千上萬的訂單在等著交付。問題是我們能夠多快地生產出這些呼吸機。”

魚躍醫療負責人表示,從3月10日開始,公司收到的海外需求大增,目前已簽訂單超過萬臺,生產排期到了5月中旬。魚躍主要生產無創呼吸機,現已出口近5000臺。在魚躍醫療的工廠裡,呼吸機一測試就被拉到機場,“今天飛西班牙,明天飛意大利,後天飛阿聯酋”。

面對疫情的剛性需求,新入局者出現了。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涉及呼吸機生產的企業共有992家;其中,90家企業的範圍含“進出口”。而在今年2月1日-3月30日,我國共新增10家呼吸機企業,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00%。

此外,呼吸機價格也開始急劇攀升,目前漲幅至少在50%以上。而在投機倒把者的推波助瀾下,縱使你有萬貫家財,也難見呼吸機現貨。

呼吸機能否複製口罩機崛起之路?


多麼似曾相識的一幕!


現貨奇缺、價格飆升、圖紙公開,呼吸機市場現在上演的正是當初口罩機走過的路。那麼呼吸機最終能否和口罩機一樣,在全民總動員的號召下,實現產能翻身呢?

口罩機產能的迅速提升,主要是依靠轉產、跨界的力量。上汽通用五菱汽車生產口罩的同時還順便花三天時間完成了“五菱牌”口罩機的設計、製造、調試到成品下線的任務。

而來自諸多機器人企業的轉產,更是讓人見識了什麼叫中國製造的速度。利元亨、拓斯達、埃斯頓、天機等機器人企業在疫情期間都紛紛推出了口罩機。絕大部分的自動化廠商也都針對口罩機生產特點推出了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快速佈局並順利導入產線。


呼吸機能做到這樣嗎?貌似很困難。

首先就技術難度來說,二者也存在巨大差異。


口罩機,是一種自動化控制裝置,通過多種自動化控制技術來實現口罩的壓合、裁剪、拼接等操作,最終實現口罩的自動化生產。由此來看,口罩機距離我們的機器人和自動化廠商並不遠,相反由於在機械自動化製造領域的巨大優勢,機器人企業生產口罩機反而顯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呼吸機則不然,尤其醫用呼吸機為三類醫療器械,其研發生產需要跨學科知識的支撐,是集機械、結構、氣路、控制、軟件、算法於一體的產品。一臺呼吸機的生產,硬件和軟件都不能出錯,壓力驅動系統、患者回路、過濾器、閥門等任何一個零部件發生故障,整個機器就無法運轉,其中算法作為呼吸機的“大腦”,需要不斷優化才能達到最優狀態。


即使是專業的醫療設備製造商,生產一臺呼吸機也可能需要花費多達40天的時間。從零起步的跨界企業可能要花費18個月才能實現量產。上汽一天內完成了口罩機的結構設計,72小時內就做到了口罩機下線,效率高得可怕;通用汽車卻因為遲遲交付不了呼吸機被特朗普連發三條推特痛批。


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小作坊”膽敢拿到圖紙後,就在自己後院搗鼓口罩機了。而跨界生產呼吸機的車企,都得找個醫療器械廠家以“1幫1”的模式聯合生產,前者負責器件替代、生產組裝,後者負責專業技術支持。

其次從供應鏈來看,也是困難重重。


生產口罩機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是研發,一個是供應鏈。當研發被輕鬆攻破後,口罩機後期產能承壓也主要是因為核心零部件缺貨所致

。據瞭解,超聲波電源、換能器、焊頭被稱為口罩機的三大件,雖然供應緊張,但仍在自給自足範圍內。


疫情期間,中國電子旗下中電錦江受四川省機械研究院委託緊急承擔了近200套口罩機超聲波焊機電源的研製和生產任務,並順利完成交付。2月底,七一五所超聲公司的超聲波焊接系統日產量就達到100套,關鍵設備換能器日產量超400套。

呼吸機之所以為高端設備,就是因為需要一個全球的供應鏈來支持它的生產。呼吸機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渦輪風機、各式傳感器、芯片等,其中傳感器是日本SMC和美國霍尼韋爾的天下,渦輪風機長期被歐盟和美國玩家佔據;尤其是瑞士的Micronel,一條几十個工人的生產線,就佔據了半數以上份額。國內龍頭邁瑞和誼安生產的呼吸機,這一核心部件也一直依賴Micronel。


“天價”呼吸機能否複製口罩機的跨界生產路徑?

以上信息來源公開網絡整理,歡迎補充


即使是電機應用,國產供應也不盡如人意。一家呼吸機制造企業表示,他們正在考慮使用國產渦輪電機,但是調研後發現,國內廠家製造的電機以民用為主,由於醫用電機對精密型要求高,投入大,且研發週期長,多數廠家不願意生產。“進口電機在轉速、低噪音、瞬間加速減速等方面的性能優勢很突出,我們曾找過大陸和臺灣企業,產品都不是很理想。”

當然供應鏈的形成也和市場份額有關,中國是口罩生產大國,卻不是呼吸機制造大國,產能不足全球五分之一,滿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求不現實。

最後從產線導入時間來看,口罩機生產下線後就可以拉到客戶現場去調試了,呼吸機屬於醫療設備,受到各國的質量監管,生產測試耗時、認證週期長。除此之外,出口到國外還需要獲得出口國家許可。

綜合來看,無論是車企還是機器人、自動化廠商都可以憑藉自身優勢,快速切入口罩機市場,而轉戰呼吸機卻非易事。高工機器人發現,現在跨界呼吸機的企業基本都是汽車行業巨頭,一直以來,車企都有製造業中的“皇冠”之稱,即使這樣他們在呼吸機的生產製造中也是壓力空前。

結語


無論是口罩機還是呼吸機都給一些企業帶來了一個紅利期。當疫情結束之後,大部分企業還是會回到原有的行業進行深耕,口罩機只是一款標準設備,企業不會將全部精力放在口罩機上。但口罩機、呼吸機等醫療器械的“走紅”,也讓我們看到了醫療自動化行業的巨大市場潛力,一個新興發展方向

此外,本次疫情對中國以口罩機、呼吸機為代表的設備

出海仍不失為一個契機。一方面,從產品出口的層面來說,出海是相關廠商正在進行的動作;另一方面,從醫療器械品牌的角度來說,實現真正的出海仍然是他們的願望。

但這不僅是抵達歐美市場的機會,更是一次考驗。在各國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情況下,中國的呼吸機能否借勢以品質站穩腳跟,累積中國製造國際信用,是一場不亞於疫情的戰鬥,因為在這個特殊的高端製造戰場中,不會有人給你第二次機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