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罗贯中

前言

郭嘉是三国时的奇才不假,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可是如果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话就未免过大。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群雄并起,英才辈出,郭嘉作为众英才中的其中一员,他帮助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很大功劳,如果说郭嘉不死的话曹操就肯定能统一天下,恐怕没有人敢下这样的定论!

那个时代的英才很多,东吴的周瑜、陆逊,蜀国的卧龙、凤雏,还有曹操手下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这些人才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只能说各有千秋而已。如果可以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那么可不可以说周瑜不死便无三国?可不可以说孔明不死三国归蜀?这些说虽然是个假设,但同时是一个笑话!一个毫无意义的笑话!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是真的吗?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出自何处?

这句话具体出自何处,现已无从考证,不过郭嘉是曹操的谋士,且因辅助曹操而成名,所以这句话必与曹操相关。特别是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大败后说出的"若郭奉孝在此,决不会使吾有此大败!"一句话,广为流传,想必后人是对这句话做延伸,就有了"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当时曹操为什么要说那句话,除了肯定郭嘉、痛惜郭嘉之外,更多的是在激励旁人,对不对?大家还记不记得曹操是怎样哭典韦的?

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又设祭祭典韦,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众皆感叹。

难道曹操真的死了儿子和侄子都不十分难过,却独独为了典韦难过?不是的,曹操要的就是"众皆感叹"!曹操是谁?他是三国时代的奸雄,世人如说谁谁奸诈都说他"奸如曹操",对曹操说出的话咱们绝不能简单从字面上去理解。

曹操本身就是军事家和政治家,且生怀多疑,他一生听过谁的?又信过谁的?每一次都是他自己谋后而定!郭嘉曾建议曹操软禁刘备,曹操就没有听从反而放走了刘备,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曹操对郭嘉并不是言听计从,曹操认为对的采纳,认为错的是不会采纳的。

郭嘉是也仅仅是曹操麾下一个出色的谋士,仅此而已,"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话从根儿上就是站不住脚的。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世人如说谁谁奸诈都说他"奸如曹操"

郭嘉对于曹操的主要功绩

郭嘉的特长是善于人物性格分析,善于出人意料,喜欢冒险,不按常理出牌,他对曹操的功绩主要有三个。

一个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关于怎么处理前来投靠曹操的刘备的问题,他要曹操不杀刘备,是因为刘备是走投无路前来投靠,一旦杀了刘备,就会寒了天下英雄的心,以后没有人再敢来投靠;他要软禁刘备,是知道刘备也有王霸天下的心,并且手下有关羽、张飞和赵云等猛将,如若放走,将来必成劲敌。

这种分析看似比较周全,可是曹操并没有采纳,曹操最后还是放走了刘备。曹操做错了?没有!曹操才是雄才大略,曹操此时放走刘备,这和曹操后来放走关羽走一样(关羽能过五关斩六将其实都是曹操默许的),看似败招,实则是大手笔,曹操在收买天下人的人心!有人说曹操不是后来后悔放走了刘备?还是前边说过的,曹操的话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理解。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

第二个就是决堤水淹下邳以破吕布,这一计更不能说明郭嘉有多高明,曹操当时打下邳已打了半年,是人因马乏,心生退意也是正常,郭嘉只对曹操进行鼓劲而已,至于决堤水掩下邳,可以说如果郭嘉连这个小主意也不能帮曹操设计一下,那他作为一个普通谋士也不称职!

第三个就是官渡之战前前后后帮曹操解决心理难题,大战前曹操想先击败刘备以解决后顾之忧,却担心袁绍趁机攻许都,郭嘉算定袁绍优柔寡断不可能会抓住这样的战机,最后曹操顺利的拿下了刘备;大战即将开始曹操还下不了决心打还是不打,郭嘉用"十胜十败论"给曹操打了一剂强心针,成功促使曹操放手一搏干掉了袁绍;大战相持阶段,有消息说江东孙策想要偷袭许都,郭嘉又算定孙策在江东杀人太多必遭暗算,不会偷袭许都,孙策果然被仇家门客所杀;大战后,在众人都想乘胜追击时,郭嘉又算定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必然会反目成仇,结果果然如郭嘉所说,曹军一停止追击,袁谭、袁尚这哥俩便大打出手、自相残杀,曹操再杀个回马枪,彻底解决了袁绍势力。

在这官渡之战中,郭嘉对江东孙策的算计是一招险棋,万一失算,曹操就死无葬身之地,在军事上,但凡行险棋必定备有后招,可是郭嘉没有,这在兵法上是大忌!从这点上讲,多亏郭嘉早早去世了,如若他一直活着一直帮曹操出这样的险招,不定哪次就送了曹操性命。

有人把郭嘉吹得神乎其神,说他算无遗策,这有点太神话。郭嘉是先投袁绍再投曹操,他如真的善于人物性格分析并算无遗策,那他为什么还要先去投袁绍?他怎么算不出袁绍多谋寡断呢?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多谋寡断的袁绍

郭嘉投曹操后每一次对敌人的精准判断和他先前对袁绍的误判,显然是十分矛盾的,可见史书中对郭嘉的描述是有水分的,是掺杂进去了罗贯中个人喜好的。

郭嘉和同时代其他谋士相比较

曹操手下先后有五位谋士,有史记载:

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可谓天下之精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爱自秦汉,讫於周隋。

曹操也亲口说过:

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

大家注意这两处每处郭嘉都在最后,虽然没有注明的排名不分先后,但至少说明郭嘉的能力不比其他几个谋士强多少。

郭嘉活着的时候,诸葛亮、周瑜、陆逊这些谋士界的大佬们都还未出道,难道郭嘉的谋略真能胜过这几位大佬?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没有过过招就断定郭嘉更胜一筹,这也太武断了吧?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未必!有此说法的人怕是未读透三国

被神话了的郭嘉排名在曹操其他几位谋士之后

听雪者说

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纯粹是后人的想当然,就象前文提到的我们完全也可以说周瑜不死便无三国,孔明不死三国归蜀等等,历史的发展有其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三国鼎立是那个历史阶段各方势力斗争的必然结果,绝不可能因为一个谋士的生死而改变。

以上全是个人观点,愿和大家交流。其实,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古人,都是为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以传承文化。生在现代社会,反思古人,做好自己,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听雪之无声,察未动之机。听雪者评文说字只是就事说事,各位切勿对号入座,祝大家身心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