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or学渣: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人生与世界


学霸or学渣: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人生与世界

近年来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越来越被世界誉为东西方戏剧界的双子星,巧合的是,尽管他们不能同年同月生,却在同年异月死。但是他俩的生前身后事却是迥异,汤显祖是确定无疑的学霸,而莎士比亚却可以称得上学渣。

汤显祖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书、好文;祖父汤懋昭,字日新,博览群书,精黄老学说,善诗文,被学者推为“词坛名将”;父亲汤尚贤是个知识渊博的儒士,为明嘉靖年间著名老庄学者、养生学家、藏书家,重视家族教育,为弘扬儒学,他在临川城唐公庙创建“汤氏家塾”,并聘请江西理学大师罗汝芳为塾师,课教宗族子弟。汤显祖为宗族子弟之翘楚,12岁能诗、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34岁中进士,尽管因为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阻挠,虽有挫折,也毕竟在学业上一路高歌猛进,所能拿到的学位都到手了,尽管路上有所波折。汤氏学习勤奋而不功利,虽至夜半,书声琅琅不绝于口。别人问他:“老博士何为嗜书?”答曰:“吾读书不问博士非博士。”昆曲《牡丹亭·游园》选段 顾卫英

依汤氏之才气文名应该早已中举,然而明朝早已腐败的科举制度使得考试成为上次统治集团隐私微博的幕后交易,成为确定贵族子弟世袭地位的骗局。汤显祖成为这种制度与风气的受害者,因为他的名望与才气,内阁首辅张居正曾经两次派自己的叔父亲自游说他做自己儿子的陪考,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断然拒绝了这种招揽与诱惑。他说:“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正因为他的这种正直或“不识时务”让他的仕途布满靳棘。在学术研究上,他也同样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性格,对于权倾一时的大腕也不屈服,甚至约人解剖、直批顶头上司王世贞、李梦阳、李攀龙等学界大佬的作品。

汤氏的朋友圈也令人震撼,早年师从罗汝芳、后友禅宗大师紫柏上人与学界宗师李贽,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样的朋友圈让他拥有无比的学术资源,而他的性格却让他无法为当世所容,因此尽管淡泊,但他的晚年生活却是清贫潦倒的。即使在后世,尽管有人仰慕其品格的高洁、学术造诣高深,却难接地气,这也许是他生前身后孤寂的原因吧。

作为双子星中的另一颗星的莎士比亚则与他截然不同。莎士比亚出身于小市民家庭,父亲是杂货商,在莎士比亚还上小学时就破产了,小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自谋生计。辍学以后在家帮父亲做过一段时间生意,还在肉店当过学徒,据说曾经偷人家的羊被抓起来暴打一顿,然后还作诗讽刺人家,最后被迫离家出走。刚过18岁的莎士比亚就被迫与年长几近十岁的农民女儿结婚,孩子生下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伦敦,在一个剧院干马夫、杂役,由于聪明好学,很快进入剧团,后来成为演员、导演、编剧,最后做到剧院老板。由于顺应的时代的潮流,他在英国社会迅速走红,尤其是上层社会,他的剧团受到王公大臣的庇护,成为御用艺人,出入宫廷,蜚声各界,赚得钵满盆满,然后激流勇退,回乡安享晚年。

与汤显祖比起来,他们的出身和他们的人生一样天壤之别,一个出自书香世家,一个来自市侩之家;一个品格高洁、刚正不阿,一个偷鸡摸狗、顺应潮流;一个根正苗红的博士,一个小学没毕业;一个人生坎坷,一个一路向上;一个差点淹没尘世,一个名满天下;一个衣食无着,一个生活优渥。这是当下“读书无用论”的一个极好的案例,学霸生无可恋,学渣吃遍天下。当然我们现在无法确定莎士比亚其人其事,有人说莎士比亚其实是一群人的代名词,他们很可能是牛津才子或别的什么隐世高人,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可以说,即使你是学霸,要想成功,你也得伪装成莎士比亚的这样的学渣,才能出人头地、名垂青史。对于这个结论,我想我还得“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