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礦山”助力戰“疫”勝利,兗礦集團實現首季開門紅

◎吳玉華 範興馳/文

“智慧礦山”助力戰“疫”勝利,兗礦集團實現首季開門紅

兗礦集團面對疫情爆發初期近3成職工無法正常返崗、煤炭供應任務量重的實際,19個智能化採煤工作面異軍突起,助力戰“疫”取得完勝,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紅。截至3月31日,兗礦集團完成煤炭產量3796萬噸,營業收入600億元,利潤總額25.2億元。

在兗礦集團趙樓煤礦,記者看到,寬敞明亮的調度室裡,綜採一區技術員侯本猛按下紅色按鈕,千米井下的7301工作面的割煤機便緩緩啟動,井下的綜採一區職工李振只需結合實時視頻信號,通過類似遊戲手柄的操作遙控器就能實現支架挪移和煤機行走,進而完成採煤作業。

近年來,兗礦集團累計投資45億元,加快採掘系統智能工作面建設,培育形成省內、省外、境外智能礦山建設“三位一體”格局。在煤炭行業內,率先制定安全、綠色、智能、高效“四型礦井”建設企業標準,推動煤炭生產向減頭減面減系統、提速提質提效轉變,探索出一條具有兗礦特色的智能化礦山建設新路徑。興隆莊礦、東灘礦成為全國“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示範礦井,智能化礦山建設的經驗在山省推廣。

煤炭生產出來了,可疫情期間物流運輸嚴重受阻,兗礦集團“智慧營銷”又發揮了作用。“智慧營銷”以“營貿服務實體、實體支撐營貿”為發展方向,引入第三方諮詢公司,開展組織效能提升項目,推動機構、區域、業務“三個優化整合”。“智慧營銷”保障了疫情期間運輸暢通,能夠第一時間落實山東省安排部署,極速推進煤炭保供,全力保障社會能源供給。

1月24日至3月8日期間,供應鄒縣電廠、魏橋電廠、華能山東公司、莘縣電廠、山東里彥發電公司等省內電煤、供暖煤111萬噸,體現國有企業的擔當與責任,緩解了相關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燃“煤”之急。

2月3日晚8時,由兗礦集團智能化工作面生產的第一批電煤,緊急馳援魏橋集團熱電廠,緩解了該廠燃“煤”之急。後續電煤持續輸送,確保了濱州市主城區及多個縣區的城市供暖供電和防疫物資的生產。

2月6日上午,接到菏澤高新區管委會和成武縣人民政府用煤緊急求助信息後,兗礦集團趙樓煤礦快速響應,智能化採煤工作面開足馬力,及時把燃煤發往菏澤民生熱力和成武盛陽熱力廠,保證了兩地四萬餘戶、十餘萬民眾、數百家企事業單位正常用暖。

疫情之下,危中尋機。兗礦集團更加認識到“智慧礦山”的重要性,已編制“智能礦山”三年建設規劃,將投資40億元高標準建成具備數據集成處理、設備集成控制的20個智能採煤和15個智能掘進工作面,示範礦井將實現“155”(一類礦井單班下井人數不超過100人,綜採和綜掘工作面不超過5人)的奮鬥目標。

“國家八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為煤礦智能化建設指明瞭方向,對於推動煤炭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希勇表示,儘管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但兗礦集團有“智慧礦山”做後盾,有信心完成1.7億噸煤、營收3000億元、利潤120億元的任務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