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述怀

述怀

魏徵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唐诗鉴赏——述怀

释义:

  •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中原逐鹿,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毅然放弃深居读书的生活投笔从戎。像纵横家们一样出谋划策却不被采用导致义军溃败,怀才不遇的苦恼却并没有泯灭报国的志向。


  •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策马而行,为了见天子(唐高祖)一路挥鞭义无反顾。受命骑马出关执行任务。诗人主动请缨为国效命。"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凭轼"典出《汉书·郦食其传》,诗人连用两典,一则比喻此次出关使命重大,二则比喻自己势在必得的信心。"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山路萦回曲折,难以攀登,一路上随着山势起伏,远处的平原时隐时现。其实起伏的不仅是山路,更是作者忐忑的心情,因为这次任务太过艰险。战乱中何处不是一片萧凉、破败,古木阴森不时传来令人心惊的鸟鸣。山峦旷寂,只有野猿在深夜里哀啼。千里平原不可望,望之伤心!一夜哀音不可闻,闻之断魂!"千里目""九折魂"皆出自《楚辞》,表达作者与屈原精神上的共鸣。


  •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人非圣贤,哪里会不怕艰难险阻呢?只是主上以国士待你,你要以国士的身份报答他。汉人季布以守信闻名于世,战国侯赢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诗人也要像他们一样报答恩情。男儿意志和英雄气概才是最重要的,功名富贵只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唐诗鉴赏——述怀

塞外关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高祖李渊称帝初期,当时魏徵为了报答高祖知遇之恩请命赴关外招安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旧部,走到兵家必争之地潼关,心情澎湃,即景述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