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發佈2019年財報 人均創利479萬

新京報訊(記者 程維妙)在金融多個子行業中,信託業人均創利水平一直位居前列。4月27日,“信託一哥”中信信託發佈201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信託資產餘額為1.57萬億元,下降4.9%;公司獲得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加6.97%。以報告期末公司職工人數750人計算,人均創利479萬元。

在經濟放緩、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下滑的背景下,自營業務已成為信託公司業績助推器。財報顯示,2019年中信信託利息淨收入和投資收益分別為12.13億元、13.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46%,也帶動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87%至71.83億元。而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同比減少11.1%。

金融股權投資是自營業務佈局的重要一步。2019年6月,由中信信託參股34.9%的中信消金正式註冊成立,成為中國信託行業中首家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信託公司。報告期內,中信消金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服務客戶超40萬人。此外,中信信託旗下股權投資平臺中信聚信,也參投了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天鏈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等,成為中信信託在高新技術和前沿產業探索的抓手。

除自營業務外,信託公司收入的另一個主要部分是信託業務。近年來,“限非標”、“去通道”等監管要求倒逼信託業創新轉型。2019年,中信信託的信託資產中,主動管理型信託資產規模佔比46%,同比增長31%,向實體經濟領域投入資金約7000億元。報告期內,新增信託項目1480個,實收信託5205億元,為受益人分配信託利潤727億元。

家族信託、資產證券化業務等被視為轉型風口。2019年,中信信託家族信託和保險金信託總規模超340億元,信託資產餘額同比增長近90%;並通過與境外子公司中信信惠協同,設立了第一單境外家族信託。

4月10日,中信信託擔任計劃管理人的“中信信託-南京世茂希爾頓酒店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這是行業首單單層SPV結構商業房地產抵押貸款類資產證券化產品;近日,中信信託擔任計劃管理人的“中信信託-蘇通電廠上網收費收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也成功發行,是中信信託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掛牌的首個證券化項目。

近年頻頻出現的信託“李鬼”也令信託公司在財富管理端的佈局加速。2019年,中信信託新設陝西、成都財富中心,完善西部地區的佈局。報告期內,公司主動管理產品直銷佔比59.9%,提升20.3%。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陳荻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