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如果你經常看證券資訊,最近一定被“新基建”的名詞給刷屏了。不過你看到的關於新基建的文章,十篇裡面就有十篇講新基建有多麼多麼好,這樣的觀點不是不好,只是在我看來少了一點獨立思考。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我想問這些作者幾個問題:


1、新基建到底好在哪裡?

2、市場裡哪些是真的新基建,哪些是偽裝的假新基建?

3、買了新基建的股票,一定能賺錢嗎?


但凡有任何文章認真探討過這些問題,請發給我拜讀一下。


說到新基建,一定要聊聊老基建。


老基建說白了,就是“村村通公路”: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 高鐵、高速公路是老基建,可以帶動整體經濟效率提升;
  • 電力、能源是老基建,為工業提供糧食血液;
  • 港口、遠洋運輸是老基建,為進出口護航;


至於水泥、建築、工程機械、PPP這些行業來說,都是為老基建提供服務的,姑且可以算是老基建的外圍。


請注意,老基建是國家投資的基礎設施,本身並不是以賺錢為使命的,它們的用途是讓使用它們的人有賺錢的可能性。


這就是老基建的本質


理解了這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新基建的本質。電視上說的那七大領域實際上是狹義的新基建,但是我要引入廣義的新基建概念。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新基建實際上也是修路,讓別人賺錢,這點倒是和老基建是一樣一樣的。


重點說三遍:


新基建本身不賺錢!新基建不以賺錢為使命!很多新基建註定賺不到大錢!


我來舉點廣義新基建的例子,你們就明白了。


京東方是新基建,順丰韻達是新基建,富士康是新基建,移動電信也是新基建,這些公司多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


  • 京東方做屏幕,讓用它的手機和電視廠商賺錢;
  • 快遞公司修路,讓用它的網紅電商賺錢;
  • 中芯國際打造半導體代工,讓用它的芯片設計公司賺錢;
  • 富士康打造世界工廠,讓用它的蘋果賺了大錢;
  • 小米打造出海通路,讓寄生於小米品牌下的LoT廠商賺錢;
  • 移動電信打造了一代又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讓用它的互聯網公司賺了大錢;
  • 韓國政府買下了遊戲引擎,開放給所有遊戲公司免費用,於是有了傳奇遊戲,這也是新基建;


在微笑曲線裡,賺錢的是兩頭,中間這一層,既辛苦又不賺錢的,就是新基建,就是要犧牲自己造福兩頭的角色。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新基建的主要特徵是:投資巨大、資產折舊高、投入週期長、需承受長期虧損、卻不可或缺、規模化才有效益。


我們不要被鋪天蓋地的宣傳給忽悠了,真正的新基建對於國家和產業有關鍵性的戰略價值,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能不存在超額回報。


任何新基建,如果被“管道化”,就不可能賺太多錢,看看這麼多年來,電信移動花了那麼多投資在手機基站上,讓山村的孩子都能打上王者榮耀,讓農民大伯們通過拼多多賣菜,還讓四線青年刷上了快手,最後讓騰訊淘寶們收割到了最大的桶金,市值遠遠超過了這些默默升級管道的電信運營商。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新基建要能賺大錢,必須進佔到微笑曲線的兩頭,要麼掌握上游核心技術,要麼直接面對C端客戶。這也是華為手機當初做對的兩件事:一是離開電信捆綁渠道,直接打造C端零售品牌;二是用海思控制上游核心芯片技術。三星也同樣經歷了類似的過程。


在一個產業鏈裡,誰能賺取最大的利潤份額?取決於你有多少議價權。


你有很多上游供應商可以選擇,他們會爭相壓價來為你服務,而你的下游客戶卻沒有太多選擇,你想漲價就可以漲價。這就是議價權。


在手機產業鏈裡,蘋果最有議價權,既控制上游又控制下游,小米雖然對零部件供應商有議價權,但是由於安卓手機市場激烈的競爭導致小米其實沒有什麼市場定價權,OV就更加明顯了。


在新能源產業鏈裡,特斯拉最有議價權,其核心電池有松下、寧德、LG化學三家供應商競爭,但是別人再怎麼努力也造不出特斯拉這樣的整車。


在半導體產業鏈裡,臺積電雖然是代工製造的環節,但是他技術最強,於是對下游客戶就有了議價權。


珠三角星羅密佈的電子工廠,整體來看其實也是新基建,為別人做嫁衣的代工苦力而已,別人不愁找不到人接活。大部分公司都是給別人做苦力的角色,看上去風光,其實根本沒有選擇,大風一來底褲都被吹跑了。他們個體其實都配不上新基建的稱號。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那麼新基建行業是不是就不值得投資了呢?當然也不全是。


對於國家來說,有一些基礎設施是必須有的,有和沒有區別重大。對於競爭對手來說,“沒有你很重要”


三星半導體內存從1991年一直虧損到2004年才盈利,靠的就是虧損把對手全熬死了,目前全球只剩下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即使是這樣,他們還要靠天吃飯,有時盈利有時虧損。三星是靠舉國體制國家補貼,臺灣台積電也是靠政府官股銀行大量貸款和國營企業虧本入股,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這種商業模式在面板行業也很典型。


4月27日,京東方A發佈的2019年財報披露,其在營收首破千億、增長近20%的情況下,淨利潤卻大幅下滑超過40%。有投資者直言:“京東方是世界面板龍頭,為什麼總是不賺錢?”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據京東方介紹,2019年其顯示器件市場地位實現穩步提升,整體銷量同比增長16%,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電視顯示屏等主流產品銷量市佔率繼續穩居全球第一。


提問的投資者並不懂這個行業運作的邏輯,這叫“戰略性虧損”。


財務邏輯來看京東方這類電子通信類產業的“基建工程”是始終虧損的。為什麼?因為京東方讓出的利潤都被下游的電視廠和手機制造商賺去了。這也是為什麼合肥和武漢都在明知虧損的情況下建設面板廠的原因。


現在小米55寸的電視只賣一千多,華為榮耀的手機可以不到一千塊,這些都是京東方們的功勞啊!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近幾年來,京東方作為面板市場的後來者,要與三星、LG爭奪市場,只能使用低價策略,用暫時的虧損,逼退三星、LG,韓媒也直言後者已“被中企的攻勢擊潰”。


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已經聯手把韓國的LCD面板行業壓得退出了,剩下來就是臺灣的LCD面板行業。如果大陸的電視行業都不用臺灣的LCD面板,那麼距離臺灣的LCD面板行業倒閉也不遠了。


很多臺灣LCD企業的現金流已經快撐不住了,國內的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再咬牙堅持3-5年,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因此在現在這個當口,投資者不要太在乎短期業績,贏家通吃的時代下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019年京東方AMOLED智能機面板出貨約1800萬片,同比增長343.9%,位居全球第二,主要受益於華為等手機廠商的支持。不過其與三星SDC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當年三星AMOLED面板出貨約3.9億片,雖然市場份額下降7個百分點,但仍高達85.2%。三星終於迎來了有力的挑戰者。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目前華為Mate系列、榮耀系列用了京東方,小米10用了華星光電,有消息稱蘋果正在測試京東方的OLED屏,有意用於下一代iPhone手機。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華為、iPhone、小米、OV的銷量和追單情況來預測其屏幕供應商的業績,它們都是一條鏈條上的螞蚱。


新基建中的陷阱,也聊聊京東方


回到新基建的主題上,看了我的文章,你們可以再看看市場上的這些概念股,如果真的要投資,最好先了解它們真正的商業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