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读诗之 贺新郎

贺新郎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为见故物怀恋人之作。上阕由午睡后所见夏景写起,流莺、青苔、乱红,表明春尽夏来,引出宝扇,触发怀人暇思,抒寂寞凄清的离愁。初夏不见景,只写寻扇一细节,定在勾起对伊人的思念,更触发惊心动魄的回忆。「残红」、「自舞」云云,隐露寂落之感。下阕由「旧恨」生出,追忆往事,江景恢阔空潆,撩起怅望期待情惊。云帆不到,山河阻隔,自然逼出一声喟叹,画龙点睛。以愁起,以恨终。

陪你读诗之  贺新郎


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作者午睡刚醒,恍惚中听闻外面莺声婉转,如闻悄声细语。这一句体现出环境的幽静。「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向晚」二字,说明天色将暮。青苔、落花笼罩在暮色之中,景致显得有些凄凉。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残花」与前句「乱红」相对,进一步展开景物描写。长调写景不似小令,并非勾勒点染,抓取景物特点即可,而是需要细致地铺展开来,工笔描绘。此句将「残花」与「垂杨」并提,表现春末特有的景色,「无人见」、「自舞」,言落红凋落无声,杨柳独自起舞,寂寞寥落之情倾斜而出。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渐暖霭」点明初夏的暑气已经悄然而至,于是寻出尘封已久的圆如明月的宝扇,上面乘鸾的素女隐约可见。引起了作者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惊旧恨,遽如许。」睹画惊情,昔日的恨怨,猛然袭上心头,令我怅恨不已。末了这二句紧承上句「上有乘鸾女",写词人触画生情,引出了对昔日情景的联想。这里极其隐晦地表现出作者对宋朝衰落的遗恨。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是说昔年乐事已成而今「旧恨」,伊人远去,犹如乘鸾仙女,无由再见,只有在梦中来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连天,远望如同正在酸醅上涨的葡萄绿酒。李白就曾有诗赞道: 「遥看江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这连天江浪,再加上弥漫空中的烟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画呢。这里先写景,然后引出下面景中之人。

「无限楼前沧波意」,「沧波」照应前句江景,描绘出一幅想象中的画面:情人在江边高楼倚栏怅望,却只见细浪粘天,烟波浩渺。作者想象情人遥对沧波的情怀,不禁道出「谁采蒴花寄与?」。采蒴花有寄托相思的用意,二人相隔万里,虽想采蒴花寄给对方以托相思,但作者却言「谁采」,透露出「梦断」之恨。

陪你读诗之  贺新郎


「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最终,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相互「怅望」,但无论如何相望,视线也会被「千山」所阻。问「万里云帆何时到?」,即含有「不能到」的意思,因此只能与「孤鸿」相伴,在这种凄清的景况中独自品尝离愁别恨。

「谁为我,唱《金缕》」,又着一「谁」字,进一步表现作者失去情人之后的孤苦。「金缕」指唐代《金缕衣》曲,曲词中有劝人珍惜年华的句子。作者借此叹息往日美好不再,而自己如今无人相伴,年华也只是虚度,将思念蕴藏于短短六字中,显得曲致深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