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莫泊桑著名的短篇小說《項鍊》中的女主人公馬蒂爾德是一名愛慕虛榮的年輕女子。她擁有漂亮的臉蛋和姣好的身材,卻沒有金錢和地位。苦於沒有機會認識豪門子弟,她最終與一名教育部的小科員結婚了。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馬蒂爾德雖然和小科員結了婚,但在這位美麗太太的眼中,小科員不是自己理想的伴侶。馬蒂爾德理想中的對象應該有錢有地位,可以讓自己過上貴婦生活。

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馬蒂爾德一直鬱鬱寡歡。以前的女友人,她不願意再見,因為這位女友人很有錢。每見一次,馬蒂爾德的痛苦與絕望就更深一分。

為了讓妻子開心,小科員搞來了一張晚宴的請帖。為了讓自己獲得一夜的驚豔,馬蒂爾德花光了家中的積蓄,400法郎買了一條裙子,又向友人借了一條鑽石項鍊。馬蒂爾德得償所願,晚宴上,她光彩照人,成為全場的焦點。


《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正當馬蒂爾德沉浸於自己的成功時,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玩笑,她弄丟了借來的鑽石項鍊。尋遍大街小巷,馬蒂爾德在王宮附近的店裡找到了一條相似的項鍊,可是這條項鍊需要36000法郎。為此,小科員花光了父親的遺產,還借了高利貸,終於買來了項鍊還給了女友人。

為了償還買項鍊欠下的債務,馬蒂爾德辭退了女僕,換了更差的房子,家裡的粗活,重活她都自己完成。通過自己的努力,經過10年的艱辛生活,馬蒂爾德終於還清了了所有的債務。

為了一時的光彩與榮耀,馬蒂爾德付出了10年的艱辛生活。10年間,她從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婦變成了一位蓬頭垢面的老婦人。馬蒂爾德是不幸的,她為自己的虛榮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命運不公,給了她美麗的面龐卻不給她財富和地位。命運讓馬蒂爾德有機會參加了教育部長舉辦的晚宴,卻又讓她在晚宴上丟失了項鍊。為了這條項鍊她經歷了10年的辛勤勞動和貧苦生活,但馬蒂爾德也是十分幸運的,苦難沒有擊垮她,在苦難中她挺直腰板,找到了真正的生活。

01.那些沒有殺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

孫臏,戰國時齊國的軍事家,他與龐涓是同門師兄弟。二人同為鬼谷子的高徒,本來可以互幫互助,互通有無,相互提攜。但是,龐涓對孫臏的才能心生嫉妒。龐涓在魏國出仕,用計將孫臏引導魏國加以監視,後用計栽贓陷害孫臏,使孫臏雙足被砍,臉上也被刺字。後來,在齊國人的幫助下,孫臏逃出魏國回到齊國,在齊國效力。

失去雙足,是孫臏一生中巨大的災難。但這份困難沒有擊垮他,失了雙足,身體上等於一個廢人,但一個人只要心中沒有放棄,他就不會成為一個徹底的廢人。回到齊國的孫臏,將自己的軍事才能發揮到極致,並在桂陵之戰中設計俘獲龐涓。如果,孫臏在失去雙足之後,一蹶不振,《孫臏兵法》也將不復存在,史冊上也將沒有孫臏這個名字。


《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困難總是會不期而遇,生活有時候很苦,苦到看不到希望。但是,一旦熬過了苦難,再回首發現熬過了苦難,自己也進步了一大步。

02.雪萊說過:"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人,書中主人公也是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的故事震撼人心。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生活不僅摧殘著人的身體,死亡的氣息無孔不入,絕望的氛圍時刻摧殘著人們的思想,能否或者走出集中營,誰也無法預料。弗蘭克爾即使身處絕望的環境,但他從未放棄活著的希望。他捱過了最艱苦的日子,成功的走出了集中營,並以此經歷開創了意義療法。

《西風頌》中寫道: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熬過了最苦的日子,弗蘭克爾看到了他所受苦難的意義,也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年輕的馬蒂爾德喜歡暢想自己的詩和遠方,不願接受真實的生活。經歷過苦難之後,馬蒂爾德已經可以平靜的接受生活中的苟且。接受現實並努力向上生活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有的品質,也是她真正的堅強之處,馬蒂爾德的心靈能夠變得堅強與她丈夫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03.患難見真情,日久見人心

年輕的馬蒂爾德覺得自己生來就是來享福的,心不甘情不願的與一個小科員結了婚,因為沒有華麗的裙子參加舞會而哭泣。身為寵妻狂魔的小科員怎捨得嬌妻哭泣,一咬牙拿出所有的積蓄為嬌妻置辦一身漂亮的裙子。

嬌妻弄丟了項鍊,小科員立刻去找,想辦法幫妻子買到相似的項鍊以便可以歸還給友人。為此,他甘願用光父親留的遺產,去借高利貸。為了償還債務,小科員經常在傍晚和夜裡幫商人抄寫賬目去賺些錢。

《馮玉蘭》的第二折中有一句:"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但馬蒂爾德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在自己遇到困難時,丈夫不離不棄,無怨無悔的陪伴,幫助她。正是在愛的幫助下,馬蒂爾德成功的度過了10年的艱苦歲月。


《項鍊》權力與責任是對雙胞胎,享受了權力,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莫泊桑在《項鍊》一文中寫道:"生活是如此古怪和變化莫測!只需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就能把你斷送或者把你拯救出來!極細小的一件事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敗壞你。"馬蒂爾德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敗給了一條假項鍊,但也是這一條項鍊讓她認清了現實,迅速的成長起來,明白了自己所要承擔的責任,將她從虛偽的幻想中拯救出來。

生活中,與馬蒂爾德一樣愛面子,愛虛榮的人不少。結局也毫無意外,和馬蒂爾德一樣,他們需要為自己的虛榮心付出沉重的代價。責任與權力是共生關係,既然選擇了享受虛榮時光的權力,那也要有承擔後果的勇氣。就如馬蒂爾德,面對困苦,她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勇敢的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