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文 |陈兴杰☞媒体人、经济专栏作家


【1、中美关系走向脱钩?】


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也率先基本被控制。而原先对中国抗疫持轻视态度的美国社会,现在成了这场瘟疫的重灾区,感染者和死亡人数远超中国。

诿过于人,缺乏内省,这是正常的人性心理。最近美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应对全球疫情负责,54%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应对美国赔款——这些说法当然很荒诞,权当是一种民间情绪的宣泄吧。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民意情绪很容易被利用。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应对疫情不力,使特朗普备受压力。将议题焦点转向中国就很好理解。从病毒命名,信息通报,医疗防护品质量,几乎在每一议题,中国都备受指责。没有人会轻易放弃这个“甩锅”的好机会。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了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刚回暖的双边关系再次降温。民众对华好感度降低,政客们煽风点火,轮番指责,火药味愈来愈浓。很多人隐隐觉得,中美关系脱钩,越来越近。

最近网上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大新闻”:白宫经济顾问库德罗提议,政府将为美国公司撤离中国提供100%“搬家费”——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搭建和翻新,只要美国企业愿意撤出中国,美国政府为其买单。类似说法让很多人不安,担心再见证一场历史变局。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近日广为流传的误读新闻


【2、中美关系再坏,也不至于脱钩】


关注中美关系是必要的,但不必过分焦虑。中美两国关系再好,也不会如胶似漆,闹得再坏,今时今日也不至于脱钩。读到中美关系的新闻时,这是必要的基础认知,否则很容易被带着节奏走。

比如说,那个“美国政府为撤离中国的公司提供搬家费”的说法,首先就很不靠谱。美国企业在中国扎根的基本都是大公司,产业撤离将带来撕裂性的伤害,损失以几十亿上百亿美元计(比如郑州航空港就是千亿产能的制造基地),谁会在乎一点搬家费呢?

事实上,这是一则误读引起的谣言。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政府一直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海外美国企业回流,其中包括苹果公司将囤积在外的巨额现金回流。库德罗表示,美国公司撤回本土,搬家成本将计入到税前开支,享受到政策优惠——这与“政府为搬家买单”相去甚远。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看新闻时,学好英语很重要


由于中美关系降温,很多人怀念1980年代中美关系“蜜月期”。那时候美高层互访,态度坦诚友好,氛围融融乐乐。美国人欣赏中国改革开放,而中国人对美国的发达赞叹不已。很多人觉得,那是中美关系最牢固的黄金时期。

事实上并非如此。今天中美关系之健康牢固,远胜于1980年代。1980年代中美交好,基础是一贫一富,一仰望一怜惜,心态上并不对等;中美都有大国情怀,哪个中国人愿意长久地仰望美国呢;其次,那时的中美关系,更多还是政治上的互相依赖。中国希望创造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而美国人希望中国亲美远苏,继而削弱苏联。这是无法忽略的历史背景。

政治互信高度依赖于高层的决策。没有邓公力主改革开放,以及他本人访美带来“中国热”,中美关系不会快速升温;卡特和里根两任总统都对中国改革开放抱以欢迎姿态,这才有了中美关系“蜜月期”。不过历史证明,基于政治互信的“友好”并不稳固。

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美关系几次降至冰点。围绕“对台军售”“南海问题”等议题,几任美国总统都对中国摆出强硬姿态。连以对华友好著称的奥巴马在任期间,也发生了2016年“南海对峙”。中美关系真正的定海神针,是几十年时间里,两国不断增长的贸易总量。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不到5000万美元,及至2018年超过6000亿美元。前两天最新的贸易数字出炉了。今年一季度中美贸易总值668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3%。下降额度主要来自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受疫情冲击,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24.1%;中国对美国进口1914.6亿元,同比只下降1.3%,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落地,一季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翻了一倍多。其中大豆进口增长2.1倍,猪肉增长6.4倍,棉花增长43.5%。可以想见,中美经济交流事实上更加深化。如果不是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总量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说:“如果商品不能越过边界,那么士兵就会。”这同时意味着,贸易还在继续,战争的危险就比较远。

我在很多经济讨论中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是里程碑式的时刻,对世界和平的意义再怎样高估也不为过。中美两国巨大的贸易量,让两艘大船无论怎样摇晃,都能始终捆绑在一起。


【3、中国应加大进出口贸易】


中美关系再稳固,也需精心维护。外交和政治上,中国需要对外释放善意,展示责任感,并澄清自身崛起带来的和平意义。反击外国政客和民族主义者的妖魔化,是中国扩大影响力时必须要做的事情。以中国这样独特的体制和体量,回归世界政治舞台中心,要让所有人心平气和接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无论怎样努力对外澄清解释,最关键的还是行动,做好自己。当前国际消费需求低迷,石油价格较低,国际农产品流通受阻。中国是各大国中最早复工复产的国家,不妨动用外汇储备,大量进口能源和农产品物资,缓解国内物价上涨的态势,防止疫情催化下的通货膨胀,改善民众生活水平,防止发生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中国可以发挥产业优势,大量出口医疗防护甚至是生活物资。口罩、防护服、额温枪、试剂盒和呼吸机,这些物资产能基本在中国,世界经济低迷,中国开动马力生产和销售,就是给全世界提供帮助。

世界经济低迷,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的时机到了!


最近美国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出口法规,便于防护物资出口,很多人对此有反弹情绪。我倒是认为,中国应顺势而为,降低关税,取消出口限制,使更多商品流向美国。鉴于国内外产品标准不同,中国应当做好出口产品的质量保障,同时推动美国采用中国的质量体系。

每逢大的疾疫灾难和经济危机,各国本能反应是高竖壁垒,甚至不惜以邻为壑。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无论前期防控还是后期外援,中国堪称表现出色。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中国应高举全球化大旗,加大进出口贸易,以实际行动引领经济复苏——这不仅符合本国利益,对世界也是正道善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