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都出台知识产权新政“20条”

“新政涵盖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多种知识产权,对举报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进行奖励……”今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激励功能,提升我市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助推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关于促进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正式出台。

“《政策措施》包括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4大类共20条措施,全面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资助力度。”据该局知识产权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政7个方面的特点

●扩大了支持范围

从单一的专利的资助政策扩展至涵盖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多种知识产权的综合支持政策;

●强化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如加大力度支持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马德里体系或其它途径获得授权(注册)的国外发明专利和商标,支持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际互认互保以及地理标志商标获得国际注册;

●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在兼顾知识产权数量的基础上奖优奖强,鼓励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营质量;

●支持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发展

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鼓励以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为重点推动实施知识产权优势、示范工作。支持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培育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鼓励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实施精准专利导航;

●支持产学研结合

突出转化应用导向,鼓励通过知识产权交易促进发明专利实施并形成产业化应用;

●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

鼓励举报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成都,鼓励企事业单位引入、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4条

鼓励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促进高质量发展,对国内发明专利给予授权资助和缴纳年费的资助;

企业实施海外市场布局,对获得国际授权的发明专利;

国际注册的商标给予资助;

进一步推动地理标志发展,对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给予资助;对获得国际互认互保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国际注册成功的给予资助。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7条

引导企事业单位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规范管理水平,鼓励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并持续规范运行,对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单位给予资助,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单位给予资助;

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运营中心以及国家部委认定的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知识产权功能园区给予资助;

围绕新经济发展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服务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承担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项目的单位给予资助;

鼓励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实施精准专利导航,对承担专利导航项目的单位给予资助;

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对我市企业购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发明专利,并实施转化形成产业化应用的给予资助;

支持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向金融机构融资,给予出质人或其同意的借款人相应资助;

对中国专利奖、中国外观设计奖、中国商标金奖等给予资助。

促进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5条

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对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点)给予资助;

对企业购买的专利、商标执行保险以及专利、商标被侵权损失保险等险种给予相应资助;

鼓励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的入库机构和个人发挥专业化作用,给予援助机构和专家相应资助;

加强维权援助服务,支持企事业单位主动维权,解决专利、商标等侵权纠纷,给予维权企业和机构相应资助;

鼓励举报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给予举报人相应奖励。

促进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4条

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专业化、综合化发展,对提供项目在我市经批准设立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实现交易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给予资助;

对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机构给予资助;

鼓励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壮大,对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引入、培养的中高端人才给予资助;

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入、培养的知识产权创新服务人才给予资助。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市市场监管局还将在近期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系列实施细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静宇 编辑 李旻 校对 代立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