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欧洲脊梁

01 德国抗疫记

此轮疫情,欧美爆发得最猛烈。当前世界大部分确诊病例在欧美。

欧美抗疫战中,目前德国做得最出色。德国感染人数不少,但死亡率控制得很低,目前为止不到2%,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算低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的死亡率都超过10%,美国接近5%。

德国,欧洲脊梁


欧洲各国人口结构类似,都处于老龄化状态。那么德国为什么这么独特?

原因之一,准备。

俗话说,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疫情最初,德国就大力检测,发现并隔离患者。由于工业基础厚实,德国的检测能力迅速提升。

其实抗疫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发现患者,并隔离。

原因之二,运气。

德国最初的一批患者,是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回来的人。这帮人都是年轻人,爱运动,身体条件好,治愈率也就高。德国的年轻人很少和老年人一起住,因此传染的群体还是年轻人,治愈率高。这是德国的运气。德国的措施之一,就是隔离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接触。

随着疫情蔓延,德国老人感染会增加,死亡率也会相应增加,但也达不到意大利、西班牙的水平,因为实力不同。

德国,欧洲脊梁


原因之三,实力。

德国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在高端制造业方面一直比较有竞争力。德国的汽车、机械、医疗设备的竞争力一直很强。

抗疫四大武器(口罩、呼吸机、防护服、核酸检测剂)中,呼吸机最难生产。对重症患者来说,呼吸机是救命之宝。中国现在可以生产全球绝大部分口罩;但呼吸机产能大概只占全球的20%,因为关键部件需要从德国和瑞士进口。德国虽然口罩产能有所欠缺,但它是呼吸机生产大国,在疫情爆发之初就准备了1万台呼吸机。如果意大利和西班牙有足够的呼吸机,死亡率也会大幅下降。

评,从抗疫角度看,德国堪称欧洲脊梁。因为在科技、地缘、工业等方面,德国都无愧于欧洲脊梁。但是如果换一个层面看,作为脊梁的德国身上,披挂着诸多锁链。

02 锁链

先讲个故事,有个土豪曾在德国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在他观察的世界里,德国人又懒又笨又穷,时不时去他那蹭吃蹭喝蹭抽。他埋汰起德国时,会无比自豪于东方文化。当他教育自己儿子时,却不愿在他引以为傲的东方文化上花费很多时间,而是让他儿子在数理化这些理工科方面下功夫。而他不曾思索,那些数理化领域的很多定理、公式其实都是德国人搞出来的。这个故事呢,其实能反应出德国的不同侧面。

欧洲的地缘格局很有趣——

欧洲屋脊阿尔卑斯山脉坐落在欧洲中部偏南的位置,山麓之南算传统意义上的地中海文明圈;山麓西侧为西欧平原,以法国为主;山麓北侧为波德平原,以德国为主。

德国,欧洲脊梁


在很多人的传统认知中,德国地处欧洲中部,犹如欧洲之中原,四战之地,是欧洲内陆国。其实这个认知有两大偏差。

偏差之一,德国和意大利,相当于背靠背坐落于阿尔卑斯山两侧。德国北部可以如俄罗斯、瑞典等国一样直面波罗的海,也可以如荷兰、丹麦一样面临大西洋(北海)。

所以德国并非内陆国。不仅如此,德国流出的大河非常有特色——

向北的奥得河流入波罗的海;

向西的易北河与莱茵河(欧洲第三大河)流入大西洋(北海);

向东的多瑙河(欧洲第二大河)流入黑海。

除了南方的阿尔卑斯山脉阻挡,德国向西方、北方、东方都有大河流出。在欧洲大国之中,从地缘来说,德国也堪称欧洲脊梁。即便算上整个欧洲国家,除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瑞士和奥地利,就德国的地势最高。

大家之所以觉得德国是内陆国,就是因为除易北河之外,德国流出的这些河流入海口都不在德国手中。奥得河入海口在波兰,莱茵河入海口在荷兰,而多瑙河入海口在东欧。

德国,欧洲脊梁


河流是大地的经脉。对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失去河流入海口,犹如经脉堵塞,就像捆在身上的锁链。

所以换一个角度理解,德国发动的那些战争,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为了打通出海口而努力,试图疏通脉络,甩掉锁链。

打西欧,相当于试图打通莱茵河入海口;打东欧,相当于试图打通多瑙河入海口。

偏差之二,虽然位于欧洲中部、四战之地,但更多的时候是德国去打别人。虽然本身很勇猛,但策略不到位,最后总是被群殴,以失败告终。

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德国的攻击性。

03 攻击性

罗马帝国时代,日耳曼人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三大蛮族之一,他们起源于北欧,随后一路南下,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把罗马帝国折腾散架。

德国算是日耳曼人的主体国家。德国历史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三大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号称第一帝国,拖拖拉拉很长时间,最后被拿破仑灭了。

威廉二世的德国号称第二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散。

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号称第三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打散。

这些事件都是世界历史的热点,最后无一例外地都是德国战败。正是这些战争最后的失败,导致从德国流出的那些河流变得好像德国身上的锁链。

德国,欧洲脊梁


按照立体史观大周期律,17世纪以来的工业文明大潮中,欧洲人走在前头。首先是英伦三岛开启工业化大门,随后工业大潮涌向欧洲大陆,遍地开花,其中莱茵河流域成为欧洲工业文明的脉络。

莱茵河,欧洲第三大河,仅次于伏尔加河与多瑙河。

在西欧,莱茵河为第一大河。其发源于瑞士,随后成为法国和德国的边界河。

莱茵河上游西面,为阿尔萨斯-洛林,法国第二大工业群(仅次于巴黎工业群)。法国女英雄,圣女贞德同志,就是洛林乡下的村姑。

莱茵河东岸是德国鲁尔工业区。如果说德国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那么鲁尔区曾经就是德国的发动机。

德国,欧洲脊梁


再往莱茵河中下游看,沿岸是德国的一系列名城,曼海姆、路德维希港、美因茨、威斯巴登、科布伦茨、前西德首都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类似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

莱茵河最后在阿姆斯特丹(类似于长三角的上海那个位置)入海。

评,莱茵河不仅是西欧的根脉,也是欧洲的钱袋子。

从瑞士到荷兰,莱茵河两岸集中的财富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而战争总是围绕钱袋子展开。

历史上法国和德国的大部分战争沿着莱茵河展开。

神圣罗马帝国时代,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都算德国地盘。

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代,法国比较强势,把阿尔萨斯-洛林抢走。尤其是拿破仑时代,给那里植入“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形态,把它从思想上变成法国人的领土。

普法战争,德国胜利,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走。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在英国、沙俄、美国的帮助下战胜第二帝国,不仅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走,还顺便把德国的鲁尔区也一起拿走,相当于给虚弱的德国致命一击。随后那位来自奥地利的艺术家上台,关键性的一步,就是出兵莱茵河东岸,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伏笔。

德国,欧洲脊梁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横扫西欧,在大西洋岸边洗坦克车,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就是打通了莱茵河出海口而已。那是德国的巅峰,其实就是控制了莱茵河的钱袋子。那时候的莱茵河,就是德国的血脉。战后德国再次失去阿尔萨斯-洛林,失去莱茵河下游的出海口。莱茵河看起来又成了德国的锁链。

04 威慑欧洲

往东看,那是欧洲第二大河多瑙河。

多瑙河连接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上游的德国和奥地利都属于日耳曼人,中下游原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那些国家以斯拉夫人为主。

欧洲历史上,多瑙河上游的日耳曼人一直试图去征服下游。

一战时代的奥匈帝国,差点就打通多瑙河入海口。

二战之前,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并联合了巴尔干半岛诸多国家,算是短暂打通多瑙河入海口。但就如莱茵河入海口一样,战争结束便丢失。

虽然德国在莱茵河和多瑙河出海口方向比较纠结曲折,但真正体现德国锁链加身的是奥德河出海口的丧失。

德国的南方是山地或高原,北方是波德平原。德国大纵深杀伐的历史,主要是在波德平原上纵横驰骋。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波兰。

如果要从历史上挑选悲催的国家排行榜,波兰肯定榜上有名。波兰夹在德国和苏俄之间,一不小心就被瓜分了。

1772年,普鲁士、奥地利、沙俄,第一次瓜分波兰

1793年,普鲁士、沙俄第二次瓜分波兰

1795年,普鲁士、奥地利、沙俄第三次瓜分波兰

波兰就好像位于流氓群中的小媳妇,一不小心就被侵犯。波兰能复国,要感谢拿破仑在欧洲把德国和沙俄打得头破血流。

德国,欧洲脊梁


拿破仑失败之后,波兰再次被德国和俄国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复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可怜的波兰又一次被德国和苏联瓜分。

在德国参与瓜分波兰的历史上,奥得河一直都是德国的内河。

时间到了1944年,随着德军的败退,波兰复国,要求恢复原有国土。然而波兰是1939年在德国和苏联的联合绞杀下灭亡的。德国侵占波兰西部,苏联吞并波兰东部。德国战败之后,理所当然地吐出占领的波兰领土。作为战胜国的苏联,则把占有的波兰领土直接划入苏联,作为补偿,又把德国东部地区划给波兰。

德国就这样失去了奥得河出海口。

德国,欧洲脊梁


同时失去的还有东普鲁士。德国领土从二战前的约47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二战前德国占领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缩小到二战后的35.7万平方公里,损失比例约24%。

尤其是东普鲁士的丢失,对德国相当于一记重拳。当时斯大林指出,东普鲁士是德国军国主义的根源。为避免战端再起,苏联将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及周边地区划入苏联,把其他地区划给波兰。1947年,苏联再次施展留地不留人的冷血政策,驱逐东普鲁士的所有德国人,让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迁到此地,东普鲁士相当于被完全摧毁。

苏联解体之后,加里宁格勒成为远离俄罗斯的一块飞地。那片曾经诞生过大哲学家康德、赫尔巴特,大数学家哥德巴赫、希尔伯特等众多历史名人的土地,如今彻底贫瘠下来。

05 大历史

纵观德国历史,会发现如下特点:

德国很好战;

德国战斗力真的很强;

德国最后总是在群殴中战败;

但给人感觉却是虽败犹荣。

因为战败后的德国会很快崛起,再次强大起来。世界上很少有像德国这样的国家,经历过这么多次失败和崛起。尤其是近代,德国败之惨,崛起之迅猛,让人目不暇接。要问因果,那便是这波工业文明周期中,德国贡献良多。

德国为什么有能力掀起两次世界大战?那是因为在19世纪初期,德国人引领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康得、黑格尔、马克思、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这些足以改变人类文明走势的科学巨匠,堪称欧洲之脊梁。他们给德国人推开崭新大门,抬高了德国的底蕴。

评,要培养民族或国家底蕴,关键在于培养大师。

所以德国人即便战败,但又能快速崛起。二战战败之后,德国被分区占领,相当于被肢解,但在经济领域却很快腾飞。

当苏联和美国冷战搞得不亦说乎时,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改变了世界经济版图,成为高端制造业的代名词。德国隐藏在欧盟内部,不用再去打仗,成了欧洲的发动机。如果欧盟发展得好,那么地缘上捆在德国身上的锁链就将迎刃而解。

此次疫情来看,德国人性格中的冷静、严谨与精神和现实底蕴再一次展示出来。但是德国能顾得上他自己,却无法兼顾欧洲。所以欧盟注定困难重重,而德国试图通过欧盟解决地缘锁链的战略,也难以施展。好在德国屡败屡战的经验很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