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導讀:皇帝替身是個新鮮名詞啊,以前很少提到過。但是,歷史上還真有一些人的行為和替身非常相似,我們幾乎可以將其稱之為替身。之前,我們說了不少古代皇家的故事。那麼,古代皇家替身界又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方面的故事。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朱元璋草根逆襲,從窮小子成為天下之主

先說說朱元璋的替身。說起這位絕對是朱元璋最應該感激的人。如果沒有他的話,恐怕可能就沒有朱家的三百多年大明王朝了。朱元璋是個傳奇人物啊,從一個窮草根被迫當了和尚,然後歷經磨難,九死一生,終於成為天下之主。

他深知江山得之不易,為了永固社稷,睚眥必報,雞蛋裡面挑骨頭,找機會把幾乎所有的開國功臣都給弄死了。從這方面看,朱元璋實在不是個重情誼的人。

可是有一回,朱元璋出巡,經過南京城東的一座橋時,突然被一個哭嚎的老婦給攔住了。這老婦哭著要見皇帝,於是朱元璋就讓她上前講話。這老婦見到朱元璋,不僅不下跪,反而是怒目圓睜:“呸,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你還記得我兒韓城嗎?”

按朱元璋的脾氣,別人對自個這樣,早就扒了幾層皮了。可當他聽到韓城二字,竟然是若有所思,面露悲傷之色。原來,朱元璋在稱帝前,曾率軍佔據應天(南京),與另一支起義軍陳友諒是你生死相爭。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朱元璋和陳友諒鄱陽湖決戰

1363年,陳友諒舉兵六十萬強攻戰略要地洪都,也就是現在的南昌。朱元璋也率水師二十萬,緊急馳援,進軍鄱陽湖。於是雙方就展開了一場中世紀,世界史上規模最大的水戰。

開戰之初,朱元璋船小處於下風,被陳友諒高大威猛的船艦層層包圍。眼看著身邊的部將一個個戰死,朱元璋是迴天無術了,就被迫提出議和。沒想到,陳友諒言說,“你朱元璋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不過你若是肯自盡,我就願意放你的將士們一條生路,否則你們全部被誅滅。”

為了讓革命事業繼續下去,朱元璋想來想去,悲痛地寫下了遺書。哀嘆道:“孤舟被圍,勢不能動,雖有神鬼,亦何能為?”便準備自刎。

<script>/<script>


那就在這時,旁邊的一位將領韓城力諫曰:“主公不要啊,自咱起義歷經艱辛,眼看著元朝大廈將傾,百姓就要迎來好日子。可您這一死,必將群龍無首,功虧一簣。古人云“殺身成仁”,末將不才,與主公狀貌相似,願替主公赴死,九泉之下也對得起楊淮父老。”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韓城見勢不對,替朱元璋赴死

隨即,韓城換上朱元璋的衣服,毅然而然地跳江自殺。那敵軍看到這一幕,趕緊下水打撈屍體,然後好回去邀功啊。慌亂當中,朱元璋趁機逃出重圍。之後,朱元璋重整隊伍終於打敗了陳友諒的軍隊。鄱陽湖之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也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可是這朱元璋似乎有些太健忘了,他登上帝位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似乎把為他壯烈犧牲的韓城,徹底忘了個一乾二淨,沒有給任何的封賞。而韓城的老母親孤苦無依,又經歷喪子之痛。所以,對朱元璋非常不滿,這次她就是想給自個的兒子討個說法。

那面對老人家的怒斥,無地自容的朱元璋,羞愧難當是屈膝彎腰,向老人家賠禮道歉。然後將韓母接近皇宮,盛情款待。之後又追封韓城為高陽侯,封其妻為誥命夫人;其子韓擒虎招為駙馬,使韓母老有所養。而韓城也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被記載下來的皇帝替身。

說完了朱元璋,再來說說幾百年後的崇禎朝。當時也出了一個替身,這個替身的所受的規格堪稱歷史第一人。可是跟韓城比真的那就是個渣,直接把崇禎給坑苦了,怎麼回事呢?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崇禎年間,李自成帶領起義軍進攻北京城

話說在崇禎年間,因為各種矛盾,最終引發了農民起義。闖王李自成聚集各方義軍揮師東進,直逼北京城。那是闖王的軍隊太厲害嗎?其實也不盡然。因為明朝的官員們都特別沒骨頭,見到闖王來了,便望風歸降。李自成一路極其順利,北京城近在眼前。

而這邊的大明朝廷聞之震動,人人驚懼。崇禎本來想著遷都的,往南京跑,結果被當時的大臣們給擋住了,說“君王死社稷,您不能慫”。崇禎無奈,只得作罷。

可是,闖軍兵臨城下,必須要跟他們一決死戰,決不能拱手讓出。要不然,這朱元璋在九泉之下還不揍死自己。情急之下,崇禎東湊西湊,拼湊了一支部隊。崇禎本想著要御駕親征,可是這樣的部隊那都是湊合出來的,雜七雜八的不是正規軍。

這樣的部隊上戰場,崇禎可沒把握。可是朝中死的死,降的降,殺的殺,已經沒有會領兵打仗的將領了。崇禎壓根就不懂軍事,他是一萬個不想上戰場,可是國難當頭,君王得做出表率,提振士氣啊。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崇禎決定找人代自己御駕親征

於是,一番冥思苦想,突然,靈光一閃,“找人代替我御駕親征不就得了”。於是崇禎趕緊下旨,看看誰願意承擔此國家社稷危亡時刻的重任。

當時朝中只剩下一些之乎者也的內閣大學士了。估計也沒什麼氣節,根本就沒有什麼忠義之士了。那一日,崇禎和內閣大臣在議事時,他突然放聲大哭,把國家的目前的困境大家報告一遍,話鋒一轉,“各位愛卿都是忠君愛國的國之棟樑。你們難道沒有人想替朕分憂嗎?”

大臣們一下子就猜到主子的心思了,紛紛上書說願意主動的替皇帝親征。其實,每個人心裡都不想去送死,只做做表面文章罷了。百官的請戰摺子一封封地送上來,當看到大學士李健太的請願奏摺的時候。崇禎拍板,“就你了!”

這可把李健太嚇了個半死。鬧了半天,崇禎挖坑就等著他跳了。原來,李健太家是山西有名的大富豪,打仗需要錢嗎,崇禎當時沒錢了。所以崇禎尋思來尋思去,還就得李建太。

這下可好,這可是你李建太自己主動請求,朕可沒強迫你啊,你就替朕御駕親征吧,糧餉你來解決。這可真是一箭雙鵰,這李建太是有苦難言,只得領兵。

同為皇帝替身,一人救皇帝建立王朝,一人卻害皇帝江山易主

李建太反水,崇禎失去了最後的依仗,被迫自縊

話說當時,他出徵儀式搞的是熱熱鬧鬧,規格非常高。崇禎親自勸勉,執金盃為其敬酒,還賜尚方寶劍,“如有違令不從者殺無赦”。也就是說,崇禎當時把能給的榮譽特權通通給他了。

這個李建泰太呢,深蒙聖恩,也確實給力,等李自成大軍真的來犯時。他下令,“所有忠君愛國的將士們……給我速速投降”。他竟然是兩腿一軟,率軍歸降了。這就直接導致後來崇禎崩潰,煤山自縊。

之後,這個皇帝的替身李建太更是刷新了人們的三觀。投降李自成以後,清兵入關了。李自成在與清兵戰鬥中被打敗,李建太調轉槍口又背叛了李自成,開始圍剿李自成。

最終的闖王兵敗被殺,清軍也覺得這小子實在是太反覆無常了,就將其罷免。李建太氣不過,又開始反叛清兵,最終被清兵圍剿身亡,給口碑極佳的替身屆留下了恥辱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